adobe黏土(坯)用于制造日晒砖的一种重黏土。此词源出西班牙摩尔人,又指黏土坯本身。这种黏土基本上是钙质,含砂,为黏土、砂和粉砂的混合物,塑性良好,能干成坚硬而均匀的块。这种黏土或性质相似的黏土使用在世界各地,特别是气候干燥或半干燥的地区,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使用方法虽有种种变化,但全都是利用其特殊的性质。直接把泥土用于建筑工程是由于缺少建筑所用的木料、易于施工及其所具有的既隔热又避寒的功能。旧大陆地中海以东的干燥地区、北非和西班牙南部均有日晒黏土坯。西半球美国西南部至秘鲁发现黏土坯的许多哥伦布前遗址,也都是在那些气候干燥的地区。美洲印第安人用手抓塑性黏土一层一层筑墙让每层干透后再垒下一层。到20世纪,黏土坏又成为美国西南部一种流行的建筑材料。有时这种土坯用手成型,或多或少状如长方面包。制坯的模子大概是从非洲引入西班牙,而在西班牙征服时期传到新大陆。现代习用的制坯方法是把一定数量适用的土浇湿,放置一两天,使土块软化和破碎,加少量稻草、麦秸或其他有纤维的材料,用锄或类似工具拌合,然后用脚践踏,当达到适当稠度时,就将黏土放在简单的模子里成型。模子用光面木板或金属板制成,四个边,没有上盖和底。模子根据所要用的成品坯来确定,尺寸的大小差别很大,但通常厚8~13厘米、宽26或31厘米、长36~51厘米。先让土坯平放在地上部分晒干,然后竖立码垛,使其干透。这种砖未干透前不能使用。在一般干燥气候条件下,通常最少需晒两星期。如添稻草、麦秸或同类物质有助于防止在硬化过程中缩裂,但对成品的结构没有任何补益。黏土坯墙通常建在坚固防水的石块或混凝土的基础上,否则地下水的毛细作用会造成下层崩溃。砌筑时使用同质黏土泥浆,墙垒成后表面抹一层黏土,或用石灰或水泥的灰泥。如修筑保养得当,黏土坯墙可持续几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