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和臭椿的区别:叶子数量不同,植株气味不同,果实外形不同,树皮外形不同,使用价值不同。
叶子数量不同
香椿和臭椿最明显的区别之一,就是它们的叶片数量是不一样的,香椿是偶数羽状复叶,而臭椿则是奇数羽状复叶,远远看着香椿和臭椿的叶子很相像,都是羽状复叶,颜色也差不多,但是再仔细看单双数,就能够很容易区分开来了。
植株气味不同
在香椿和臭椿叶子的最顶部,能够很明显地看到分泌气味的腺点,但是香椿分泌的气味是一种淡淡的清香,而臭椿则是一种令人不适的异臭,所以才一个叫香椿一个叫臭椿,一般来讲,臭椿的腺点会更加的明显,而香椿则不是很明显。
果实外形不同
香椿的果实是圆圆的蒴果,表面比较光滑,而臭椿的果实则是翅果,表皮有褶皱,所以简单地从果实的外形上看,就能够看出这两种植物的区别。一般只有老椿树才有果实,没有足够成熟的椿树可能不结果,所以这点大家平时都不会太过仔细观察。
树皮外形不同
香椿的香味可能比臭椿好闻,但是树干外形却没有臭椿的光滑,反而树皮会看着比较粗糙,呈条状剥落,而臭椿的树皮则看着会比较光滑顺溜,所以从树干的外形上,这还是可以区分开来的。
使用价值不同
香椿的嫩芽是一种珍贵的美味蔬菜,能够食用,而臭椿的嫩芽有微毒不能够食用,所以这点上大家一定要区分开来,可不要误食臭椿嫩芽了。而且香椿一般都是作为具有食用价值的经济作物栽种,臭椿则是作为农具木材使用,两者皆有使用价值。
香椿的介绍:
又名香椿芽、香桩头、大红椿树、椿天等,在安徽地区也有叫春苗。根有二层皮,又称椿白皮,原产于中国,分布于长江南北的广泛地区,为楝科。落叶乔木。古代称香椿为椿,称臭椿为樗。中国人食用香椿久已成习,汉代就遍布大江南北。
香椿的生长习性:
香椿喜温,适宜在平均气温8—10℃的地区栽培,抗寒能力随苗树龄的增加而提高。用种子直播的一年生幼苗在一10℃左右可能受冻。
香椿喜光,较耐湿,适宜生长于河边、宅院周围肥沃湿润的土壤中,一般以砂壤土为好。适宜的土壤酸碱度为pH5.5—8.0。
臭椿的介绍:
苦木科臭椿属落叶乔木,树皮灰色至灰黑色,原名樗(chū),又名椿树和木砻树,因叶基部腺点发散臭味而得名。它原产于中国东北部、中部和台湾。生长在气候温和的地带。这种树木生长迅速,可以在25年内达到15米的高度。此物种寿命较短,极少生存超过50年。
臭椿的生长习性:
喜光,不耐阴。适应性强,除黏土外,各种土壤和中性、酸性及钙质土都能生长,适生于深厚、肥沃、湿润的砂质土壤。耐寒,耐旱,不耐水湿,长期积水会烂根死亡。深根性。垂直分布在海拔~米范围内。
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重粘土和积水区生长不良。耐微碱,pH的适宜范围为5.5~8.2。对中性或石灰性土层深厚的壤土或砂壤土适宜,对氯气抗性中等,对氟化氢及二氧化硫抗性强。生长快,根系深,萌芽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