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铁口填充用耐火材料的发展史

北京中科医院假 http://pf.39.net/bdfyy/jdsb/170125/5212066.html

出铁口自古代高炉时代即已存在,其使用的填充材料是没有错的,但是,二战前,人们不太喜欢这种俗称为“炮泥的低级杂材”,并没有把它作为耐火材料看待。我们认为最初记载详细的填充材料的文献是年所发表的论文,其中介绍了下面配合所组成的水性炮泥成分:

黏土37%~%

黏土耐火砖破碎颗粒0~55%

焦炭粉0~17%

添加水分12%~20%

年所发表的英国高炉操作委员会的研究论文集介绍了以水性炮泥为对象试用添加一部分煤的工艺,实际上,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U.SSteel公司、LoneStarSteel公司等已开始使用焦油填充材料,这是由于炭砖炉底的水性填充材料防止氧化的作用年,西德公司发表的论文为面的成分配合:

黏着质硅砂68%

煤微粉10%

粗焦油22%

日本的高炉出铁口填充料的进步,概括为下面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至年左右水性填充料;

第二阶段1964年焦油填充料;

第三阶段~年高性能焦油填充料;

第四阶段年以后,树脂填充料并用。

这种变化的技术背景是从防止炉底碳砖水蒸气氧化(向焦油结合填充料变化)开始的,这是伴随高炉大型化,提高出铁口密闭性和出铁时的耐侵蚀性,进一步适应使用煤焦油的操作环境等条件下产生的。

第二阶段的焦油填充料的配比实例(年东田高炉用)。

N黏土58%,黏土粉21%,焦炭粉21%,焦油25%,由此得到了稳定的填充材料。第三阶段使用以电解氧化铝和碳化硅等高级原枓为主流的材质,它是后章所叙述的作为类似于出铁沟耐火材质的高级不定形耐火材料(图7-9)。过去是出铁口填充材料中的高价材料。这个时期不仅是希望出铁口的密闭性、耐浸蚀性,也希望炉内的炉底修补效果。事实上,在高炉大修时的调查发现,炉底内衬出铁口周围的耐火砖,由于填充材料的更换修补使其得到良好的保护(图7-10)。

第四阶段使用了树脂填充料(结合剂中使用苯酚树脂等热硬化性树脂)树脂填充料的开发已经在年就开始尝试并在一部分高炉中进行了试用。其技术背景首先是由于短时间硬化确保填充后强度的特性(快速硬化性),如图7-11所示,日本接受作为特殊化学法则为对象的煤焦油的操作环境.之后可以看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扩大使用树脂填充料的倾向,除其非焦油性、早强性之外,被确认为开孔时间的缩短能够改善操作环境的效果和可能延长贮藏时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7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