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为何大量使用青砖建筑,而不使用红砖建筑呢?总结的太经典了!青砖和红砖有什么不同?最主要区别是青砖比红砖结实多了。古建筑采用的青砖,强度,硬度都远远大于红砖,青砖密度高,不变形,抗冻性能好,抗氧化,防水泡,耐磨损,抗风雨剥蚀,千年不腐。而且青砖透气性极强,吸水性好,能够保持室内空气湿度。中国古代的“秦砖汉瓦”,能历经几千年仍保存完好,就是青砖性能优良的最好证明。
记得小时候我们村有个伯伯是青砖青瓦的砖窑厂的大师傅,也去过他的砖窑厂玩过,但是后来砖窑厂关了,爸爸说是因为国家管制不让烧青砖了。我也曾问过父亲,为什么我国古代建筑几乎都是青砖而不是红砖,人们不都说红砖建房冬暖夏凉吗?但是我爸讲因为青砖更耐用,古代建的红砖房保存不了这么久,所以只剩下青砖的房子。
现在我们使用的红砖和青砖是完全两个不同工艺制造出的产品。在很多答案中都强调了一点,红砖烧制工艺比青砖简单,其实正好相反,颜色均一的红砖烧制更复杂,而青砖则更容易。在古代用的传统砖窑里很难烧出颜色均一的红砖,如果不采用水密封冷却法,自然冷却的砖颜色非常难看,黑一块红一块的看着都不舒服。在古代没有水泥,墙面不装修,采用裸砖勾缝砌墙。所以要求砖块颜色均一。
其实红砖在中国的大量使用是在民国时期开始的,由于近代机械技术的应用,红砖的制作成本大大降低,普通人家也逐渐用得起红砖了。但是青砖因为有上水这道工序,制作时间,成本相对红砖降低的不多。并且,由于水泥的传入,红砖建筑抹上水泥后也能保存挺长时间,足够居住使用了。还有就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很快,普通建筑住宅最多几十年就更新换代、拆除新建了,已经不需要用那么长生命年限的建材了。
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古代具有夯土技术,将熬好的糯米水,黏土等材质通过不停的夯实可以用作地基和墙壁。现代曾有人专门做过实验,通过夯土技术制作的墙壁,质量硬度堪比混凝土。而且在使用时效上也远远长于红砖,万里长城、故宫、马王堆汉墓、秦始皇陵,他们的地基全部采用的都是夯土。而对于普通人来说,夯土的取材和性价比要远远的高于砖,所以我们看到的北方早期房屋采用的都是土墙而非砖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