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果树的栽培过程中,长期施用化学肥料、灌溉不合理、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越来越少等因素,导致土壤变得酸化或盐化,这都会使得土壤的通气性、透水性变差,养分有效性降低,最终导致果树发育不良或不能正常生长。这些都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所在,那么针对性的技术措施和矫正方案又是什么?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果树土壤酸化、盐化的危害及矫正措施。
一、土壤酸化对果树的危害及矫正
1.土壤酸化的危害症状
(1)、土壤酸化易造成钾、钙、镁大量淋溶
当土壤的pH值低于6时,大量的金属离子如钾、钙、镁等,会被交换到土壤溶液中后极易被淋溶。所以,在酸性土壤中容易出现钾、钙、镁的缺乏症。土壤酸化和这些金属离子的淋溶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就是说,土壤酸化会导致土壤中钾、钙、镁离子的淋溶损失,反过来,这些金属离子的淋溶损失又加剧了土壤的酸化进程。
(2)、影响元素的有效性
多种元素的有效性受土壤有机质含量、黏粒含量、pH值、氧化还原电位等许多因素影响。pH为4.5~6.5时,大量的锰以有效态的二价锰形式存在,而pH低于4.5或高于8.0时,有效态锰就明显下降。在淋溶强烈的酸性土中,特别是沙质土,由于有效铜的大量淋溶,土壤中铜的可给性也降低。
在酸性土壤条件下,氧化还原电位较低,铁被还原成溶解度高的亚铁。特别在地下水位低、排水不良的涝洼地,铁被强烈还原,可能发生亚铁中毒。硼在pH为4.7~6.7的酸性土壤中溶解度增加,并以硼酸根存在于土壤溶液中,容易淋溶损失。另外,酸性土壤富含铁、铝,铁、铝对硼有吸附固定作用,从而影响硼的有效性。在pH为3~6的条件下,钼以对果树无用的酸性氧化物形式存在,降低了钼的有效性。
磷在酸性土壤中的有效性较低,易被固定而不能被果树吸收利用。土壤中的磷在pH6.5左右时,有效性最高。土壤pH低于6时,由于土壤中铁、铝的含量升高,磷容易被铁和铝给固定,从而生成磷酸铁和磷酸铝,它们都是难溶性的物质。起初,磷酸铁和磷酸铝为胶状的无定形物质,还可以被果树吸收,但随着水解后生成结晶比较好的盐基性磷酸铁铝,其有效性和利用率进一步降低,经过长时间的推移,磷酸盐不断老化,最终形成闭蓄态磷酸盐,果树很难再利用。而且酸性土壤中土表带有羟基的黏土矿物,对磷酸具有吸附作用,进一步降低了磷的有效性。
(3)、果树发生铁、铝、锰中毒现象
土壤pH为2.5~5.0时,铁、铝、锰的溶解度急剧增加,会对果树产生毒害作用,尤其铝在酸化土壤上溶解度升高,果树会产生铝中毒。
(4)、土壤团粒结构受破坏
土壤酸化后,土壤中的钙离子被大量淋溶,而钙质是土壤团粒结构形成的重要物质,这就致使土壤的团粒结构遭到破坏,从而最终导致果园土壤通气透水性不良,降水或灌水后土壤易板结。
(5)、微生物的活动受抑制
土壤酸化的条件下,即使土壤其他条件适宜,微生物的活动也受影响。如土壤中微生物的氨化作用适宜的pH为6.6~7.5,硝化作用适宜的pH为6.5~7.9,pH值太低,导致它们对有机质的分解和养分循环受到抑制。适宜土壤微生物活动的为微酸、中性或微碱性的土壤,这样的土壤能够保持有机态和无机态养分间的动态平衡。
(6)、不利于果树的生长发育
①、影响土壤养分的供给状况进而影响果树的生长发育。②、影响果树根系对养分的吸收,酸化的土壤,再土壤溶液中会存在大量的氢离子,导致根系对阴离子的吸附能力增强,抑制根系对钾离子等阳离子的吸收,从而影响果树的生长发育。③、影响果树根系的代谢过程,果树根系的呼吸等代谢过程一般要在中性或微酸的条件下进行,土壤pH过低也会对代谢过程形成抑制,对根系的生长造成不利的影响,进一步影响果树的生长发育。
总之,土壤酸化不利于果树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提高。而且在土壤酸化的情况下,果树根系易得根肿病,苹果易得粗皮病(锰中毒)等。但这些不利影响并非是酸化土壤中过多氢离子的危害,而是由于土壤酸化影响了土壤中养分的溶解与沉淀,影响了土壤中养分的可给性和微生物的活动,影响了土壤结构,进一步影响根系对养分的吸收所致。
2.土壤酸化的矫正措施
防止果园土壤酸化,尤其是酸雨对果园土壤产生的不利影响,需要全社会特别是环保部门的通力合作,绝非是果树生产部门的力量所能及的,而高温多雨的强淋溶条件也是热带地区的果树生产所必须面对的事实。所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防止果园土壤酸化是目前果业生产行之有效的措施:
(1)、合理施用氮肥
这包括确定合理的氮肥用量和选择适宜的氮肥种类两个方面。关于氮肥用量的确定,应根据果园土壤肥力和果树的生长势来确定,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在肥料选择时,对肥料的属性也要特别注意,目前尿素是最为理想的氮肥,控制好用量一般不会造成果园土壤的酸化。如果选用的氮肥为氯化铵或硫酸铵等生理酸性的肥料,在施用时可以配施少量的有机肥或石灰。
(2)、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菌肥
增加有机肥和生物菌肥的施用量,能够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和微生物种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和保水保肥能力等,增强土壤对外界酸碱物质的缓冲能力,防止和减慢土壤的酸化。
(3)、增施石灰
除了在酸性土壤上避免施用生理酸性肥料外,可以增施石灰,对已酸化的果园土壤进行改良。石灰需要量依土壤pH的不同而变化。
二、土壤盐化对果树的危害及矫正
土壤含盐量达到土壤干重的0.3%~1%时,就会明显地抑制作物生长,造成减产。盐化对果树的危害在沿海地区以及山东、新疆、河北等地都有发生。但危害突出的是在棚室果树栽培中,随着果树棚室栽培年限延长,棚室内土壤盐渍化的程度也不断加重。
棚室土壤盐渍化是典型的次生盐渍化,在大棚耕层土壤中积盐多于脱盐而形成。首先是化肥施用量大,尤其是施用易溶于水,而不易被土壤吸附的硫酸铵、氯化钾、硝酸铵等化肥;其次是灌水量大,带进了很多盐分;最后土壤由于耕作深翻少、灌水次数多,土壤团粒结构变差,吸附与渗透盐分的能力减退;更主要的是棚室环境密闭,自然降雨淋溶淋洗作用轻,致使盐分残留在耕层土壤之内。
1、果树盐害症状
果树的种类不同,对盐的抗性也不尽相同,在果树作物中,桃和杏的抗盐性相对较差,而葡萄和枣则较强;嫁接时选择的砧木种类不同,其抗盐性也有很大的区别。在苹果砧术中,海棠比山荆子抗盐碱性强;在桃树砧木中,毛桃比毛樱桃抗盐碱性强;即使同一种果树在不同类型的土壤中栽培,其抗盐性表现也不同。果树在沙质土或黏质土中进行栽培的时候,抗盐性表现比较差,而在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土壤中栽培,其抗盐性则表现的较强。有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土壤盐类浓度(盐渍化程度)对果树生长发育的影响可分为四个梯度:
①、当土壤的总盐浓度在毫克/升以下时,对果树一般不会造成影响;②、当总盐浓度介于~毫克/升时,会打破果树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平衡,最终导致果树的生长发育受阻;③、当总盐浓度达到~毫克/升时,土壤中会积累铵离子,果树对钙离子的吸收减弱,叶片变为褐色和焦边,引起落花落果现象的发生;④、当总盐浓度达到毫克/升以上时,果树根系细胞普遍发生质壁分离,新根发生受阻,导致植株枯萎死亡。
2、果树盐害防治
(1)、科学合理施肥
采用少量多次施肥法,防止一次施肥过量。同时要注意选择化肥的种类,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类化肥要尽量少施或不施,可选用磷酸类化肥,如磷酸铵、磷酸二氢钾及尿素、碳酸氢铵等。在施肥中,要切忌偏施氮肥,做到施用多元复合肥,配方施肥。
(2)、增施有机肥料,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增施有机肥料能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增强土壤吸附与渗透能力,使土壤缓冲能力提高。但需注意施用的有机肥料,必须是经过充分腐熟的、优质的有机肥。
(3)、地面覆盖
地面覆盖可有效地减少地表蒸发,在地下水位浅的地区更为重要,覆盖可抑制地下水上升,减缓盐分积累。使用地膜覆盖或地面撒施木屑、铺盖农作物秸秆,均十分有效。
果树的栽培过程中,如果生长出现问题,不要急于从施肥或者喷药去解决问题,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甚至还会引起更为严重的后果,正确的应对措施是找到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如土壤酸化、盐化等,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栽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