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头在改变人类建筑学上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在拥有用泥土烧制的砖头之前,人类只能住在半地下的房屋里,亦或是花费巨大的精力,将石头切割成块,建造房屋,或许是用木头搭建并不耐久的木头屋子。
当人类学会了烧制砖头之后,这种长方形的块状物坚硬而规整,迅速成为人类建造房屋和修筑城墙的主要用品。但就像万里长城也会斑驳破损一样,砖头在自然条件下,也可能会逐渐被分解,变成它们一开始的样子。
那么,我们盖房子用的砖头要花多长时间才能变回泥土呢?这其实要看砖头的材质,以及它所处的环境。烧砖用的泥土,成分其实非常复杂,它主要是黏性土壤,里面包含了各种化合物,几乎是地球土壤本身的成分。土壤本身也是岩石在亿万年风化之后的产物。这些泥土会逐渐进入地壳内部,再通过火山喷发来到地面,再次变身为石头。这是自然状态下的循环。
而人类利用大火,将这些泥土快速变成了类似岩石的东西。有红砖,青砖等多个品种,民宅建筑主要用红砖,而青砖的材质更强,主要用来建造城墙或其他重要建筑。
在烧砖的过程当中,高温将黏土中的有机物和水消耗殆尽,其他物质发生了组合现象,但人类高温远不如地球内部高温的程度,故而砖头本身的坚固性远不如岩石。有的老房子住上三十四年,砖头就会变脆。在自然条件下,降解一块砖头大概需要数万乃至十几万年时间。
一块砖头在风吹日晒中很容易破损,如果周围酸性物质颇多,砖头的耗损速度会更快。比如长城,这条修建于秦朝的著名建筑,许多地方已经因为风化变得面目全非了。
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