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之洁爽,月之铅华,又是一年中秋#中秋#将至。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这一主题正适合幼儿教育,开展中秋节活动,可以让孩子们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习俗,感受现代中秋节所特有的艺术性。既有文化传承意义,又不失趣味性,真正做到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开开心心过中秋。小编整理了一份中秋节10+活动清单,帮助老师们在即将到来的节日前做准备。
画中秋丨孩子画笔下的中秋
月饼是什么形状?是什么图案的?中秋前后月亮有什么变化?月兔是什么样子的?这些有趣的中秋意象都可以成为绘画的主题,拿起画笔,落在纸上的每一笔都是孩子们想象力和创作力的结晶。
在绘画的过程中,有效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记忆力,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手眼脑协调能力。老师们要注意营造出温馨、舒适、安静的绘画环境哦,这样更有利于孩子独立思考,让孩子在发散兴趣的思维里绘画中秋之景,获得中秋之乐。
教具:手指画颜料、蜡笔、水彩笔、卡纸
适用年龄:3-6岁
主题参考:月饼、月的阴晴圆缺、月兔
做中秋丨中秋有了童趣的模样玩花灯、做灯笼、赏月是中秋的传统习俗;月饼、桂花、柿子红是中秋的典型代表元素,通过丰富的手工活动,它们使孩子的中秋有了童趣的模样:提着花灯、吃着月饼,置身于焕然一新的中秋主题环创中,透亮之下,孩子们的笑脸比月光皎洁。
通过手动制作,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观察力;丰富孩子的童年生活;在有趣、多样的手工制作中,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认知能力。
橘子灯
教具:橘子、手工刀、勺子、小灯、细线、小棍
适用年龄:4-6岁
操作方法:
1.用刀在橘子顶部切开、取下;
2.用小勺子将橘子果肉取出、清理内部的白丝;
3.在橘子外面画上喜欢的图案;
4.将小灯放入橘子内;
5.用线穿过橘子外壳。
注意:使用刀具注意安全。
手工黏土做月饼
教具:黏土、模具、剪刀等
适用年龄:3-6岁
00:12来源:指尖黏土▲
环创、展板设计
教具:卡纸、画笔、剪刀、胶水、蓝丁胶等
适用年龄:3-6岁
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一同参与中秋的环创设计,展开想象力,将自己的想法用具体的材料表达出来,装点温暖的幼儿园。
听中秋丨中秋带着故事来啦为什么中秋要赏月、吃月饼?嫦娥是谁?智慧又浪漫的中国古人寄情思于满月、诉衷肠于美食,小朋友们一定很好奇这些神话、习俗故事的内容。讲故事成为最受孩子们欢迎的互动方式,惟妙惟肖的中秋故事营造出天马行空的独特世界,让孩子们在故事中发散想象、增长知识。
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天上有十个太阳,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很难生活下去。有一个叫后羿的英雄,他爬上昆仑山顶,拉开神弓,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多余的太阳,立下了大功,受到了老百姓的尊敬和爱戴。许多人都赶来向后羿拜师学艺,有一个名叫蓬蒙的奸诈小人也混了进来。
后羿有一个美丽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一天,后羿到昆仑山求道访友,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后羿的徒弟蓬蒙看到了。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
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夜空呼唤着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便在民间传开了。
月亮姑娘做衣裳
夜晚,月亮姑娘出来了,细细的,弯弯的,好像小姑娘的眉毛。凉风吹得她有点冷,她就撕了一块云彩裹在身上,月亮姑娘想:我还是找一位裁缝师傅做件衣裳吧。
裁缝师傅给她量了尺寸让她五天以后来取。过了五天,月亮姑娘长胖了一点儿,好像弯弯的镰刀,她来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连扣子也扣不上。
裁缝师傅决定给她重新做一件,重新量了尺寸,让她再过五天来取。五天又过去了,月亮姑娘又长胖了一点,弯弯的像只小船。她来取衣裳,衣裳做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连套也套不上。
裁缝师傅涨红了脸,说:“我只好重做了。”又是五天过去了,月亮姑娘来取衣裳,裁缝师傅看到月亮姑娘变得圆圆的,像一只圆盘那样,吃了一惊:“啊你又长胖了!”裁缝师傅叹了一口气,对月亮姑娘说:“唉!你的身材量不准,我没法给你做衣裳了。”
原来,月亮姑娘每天都在变化,所以她到现在还穿不合身的衣裳。白天太阳公公出来了,她不好意思出来,只有在晚上才悄悄地露面。
读中秋丨中秋藏在绘本里绘本,不仅给孩子们以美的享受,还能滋润孩子的心田。在合适的节点阅读相应的绘本,对于孩子的认知有着重要的成长意义。关于中秋节,小编推荐5本绘本以供参考。
《从前有个月饼村》
中秋佳节,各种口味的月饼都到了,但是月亮却不见了,是谁“偷走”了它?绘本通过这一矛盾情节切入,由村民们展开了一场紧张刺激、环环相扣、生动搞笑的侦探大戏。故事性非常强,适合幼儿阅读。
《遮月亮的人》
美好的色彩与图画加上与故事浑然一体的文字,让孩子体会到绝妙非凡的想象,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它赋予孩子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智慧。
《月亮冰激凌》
一个炎热的晚上,每家每户关上门窗,打开风扇和空调。谁能想到,滴答滴答……窗外大大的月亮融化了。楼长奶奶用化了的月亮做成冰激凌,有趣、温馨的绘本风格,让孩子们体会到中秋的温度。
《14只老鼠赏月》
这是一套融合自然之美与亲情之爱的世界经典图画书。老鼠们爬梯子上树,呈现高度的层次感。而故事里白天结束到黑夜降临,可以让孩子感受日落月升、光阴流转的自然韵律。
《小莉的中秋》
这是一本温馨的绘本,文字不多,却用精致图画表现出美好的民俗生活,让孩子在图画描绘出的中秋节里,感受到温情和快乐。
唱中秋丨童声里幸福团圆的中秋《中秋节》
中秋节月光光,全家一起看月亮。
月儿圆月儿亮,月饼甜呀月饼香。
吃月饼呀看月亮,说说笑笑心痒痒。
吃月饼呀看月亮,说说笑笑心痒痒。
《爷爷为我打月饼》
八月十五月儿明,爷爷为我打月饼。
月饼圆圆甜又香,一块月饼一片情。
爷爷是个老红军,爷爷带我亲又亲。
我为爷爷唱歌谣,献给爷爷一片心。
《月儿圆圆》
月儿圆圆挂天边,饼儿圆圆甜又甜。
脸儿圆圆笑翻了天,桌儿圆圆庆团圆。
《中秋节》
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
八月十五月正高,月亮婆婆过生日。
甜月饼,红柿子,苹果香蕉紫葡萄。
送给婆婆过生日,婆婆对着我们笑。
《月光光》
月光光,照谷场。
谷场上,农人忙。
今年稻谷收成好,家家户户乐陶陶。
玩中秋丨和孩子一起欢度中秋《欢度中秋》
通过游戏与DIY环节,培养孩的动能,加强亲交流,让孩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猜灯谜
猜灯谜是中秋节的传统习俗,轻松简单的谜面让小朋友们转动脑筋思考,打开想象应对,这么有趣的环节当然不可错过。
两叶花四朵,颜色白又黄,一年开一次,八月放异香。(打一植物)
圆圆形状花样多,水果口味任你挑。中秋佳节都爱它,一口一口全吃光。(打一食物)
大红灯笼高高挂,火焰般的胖娃娃。(打一水果)
兄弟几个真和气,天天并肩坐一起。少时喜欢绿衣服,老来都穿黄色衣。(打一植物)
耳朵长,尾巴短。只吃菜,不吃饭。(打一动物)
小姑娘,夜纳凉。带灯笼,闪闪亮。(打一动物)
我的身体细又长,头长白毛身上光。从来就爱讲卫生,天天嘴里走两趟。(打一用具)
天上飞,不是鸟,前边翅膀大,后边翅膀小,喝饱汽油飞得高。(打一交通工具)
四脚圆滚滚,眼睛亮晶晶。嘀嘀叫一声,招手过路人。(打一交通工具)
四四方方一块布,嘴和鼻子都盖住,两根带子耳上挂,不怕风沙不怕土。(打一物)
通过开展“画、做、听、读、唱、玩”中秋的活动,孩子们用自己的各个感官,在动静结合、丰富多彩的环节中体验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老师们快快行动起来,同孩子过一个幸福快乐的中秋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