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虚度er好好虚度时光
▲西斯特盖茨(TheasterGates)在芝加哥的工作室中。摄影:KevinJ.Miyazaki,图源:ArchitectureDig。
世界是一个巨大的游乐场,只有快乐的人才懂得玩耍。
今天要说的故事,是一个美国黑人的故事,他出生普通,却玩得尽兴。
撰文、设计|西脑包花
编辑|伊登(Eden)
01.
一个认真玩泥巴的学生
西斯特盖茨年出生在一个极其普通的家庭,母亲是学校教师,父亲是修屋顶的工人,他是家里9个孩子中最小、也是唯一的男孩。
这个庞大的家庭,生活在美国芝加哥西区的黑人社区。西区和南区充满着暴力,是芝加哥被称为“罪恶之都”的源头,盖茨就这样在劳动人民家庭和纷杂的环境中长大。
他找到自己确切的人生方向,是因为“泥巴”。
年,盖茨进入爱荷华州立大学学习城市规划及制陶术,开始在转轮上用黏土制陶。可是后来,他却被陶艺专业的老师告知“你并不是一个好的陶工”,但这没有打击他的制陶信心。
两年后,他在开普敦大学学习美术及宗教研究,并获得了文学硕士学位;年再次前往爱荷华州立大学学习城市规划、制陶术及宗教研究,又获得了理科硕士学位;后来又远渡重洋到日本进修制陶手艺,同时潜心研究中国、韩国的陶瓷文化和历史……就这样,盖茨作为无限拓展自己领域的陶艺师,已有21年。
他日复一日、不厌其烦地在转轮上用黏土制作作品,是因为盖茨喜欢陶艺能刺激他不断学习的过程。看着一块什么都不是的小小泥巴,用自己的双手在转轮上制作出形状各异有价值的器皿、作品,就让他十分兴奋。他痴迷这样从无到有的制陶过程,甚至延展到自己的人生规划,那就是永远不要停下学习的步伐。
“如果我想要捏一个碗,但还不知道底座要怎么捏,我就必须去主动学习如何制作一个底座。”就像了解黏土的语言对一个陶艺师来说无比重要,但他还需要学习汉语,借此了解东方的陶艺和文化。盖茨一旦进入一个领域,就会开始积极探索和坚持学习。“作为一个陶艺师,我觉得我也需要学着如何塑造我们的世界。”
日本进修结束后,他决定回到芝加哥,在运输管理局当一名艺术管理员,他戏称那段时间的自己是“穿着西装、打着领带的陶工”。
可是在现实面前,艺术常常要被迫低头。盖茨也面临着经济问题,“由于陶艺的中产阶级属性,我被迫放下黏土,离开陶瓷。我不得不拿起木头,寻找其他目标,陶瓷不是穷人的行当。”
02.
专业“捡漏”的人
西斯特盖茨的父亲80岁时,决定从“屋顶工”岗位退休,于是盖茨继承了父亲用了很多年的工具——沥青锅。这件不像样的“传家宝”,不仅发出刺鼻的恶臭还很占地方。
▲盖茨从他的父亲处继承了沥青锅。
“限制我创作能力与才华的,只有我的双手和想象力。”
盖茨从父亲的劳动中看到了艺术的可能性,他问父亲是否愿意和自己合作,把废弃的材料重塑为特别的艺术品。于是,在材质的提升和父亲娴熟的技艺下,把沥青当作黏土,父子两创作出一幅后来估值15万美元的画作。
▲用沥青创造出的画作。
就这样,在离开“陶瓷宗教”后,盖茨在新领域找到了自由。
他开始尝试各种各样的材料,工作室也日益扩大,他对创意越来越感兴趣,在“没钱”的情况下,到处收集没人要的东西,创作有意义的艺术品。比如用废旧的消防管,来表现20世纪60年代美国人权运动的复杂性;收集作为当时美国最大黑人文化企业之一的约翰逊出版公司,曾用地毯的残余物再次制作为艺术品,旨在提升非裔美国人的社会地位等等。
▲废弃消防管创作的艺术作品。
▲正在荣宅展出盖茨的地毯艺术品《黑色地毯》。
除了在室内创作,盖茨对废弃品的再利用,发展到了室外,甚至是房子、社区。
盖茨出生在充斥着暴力的街区,逃离这些街区的人越来越多,更没有人愿意重新回来。当盖茨回到芝加哥南部的工作室里进行创作、享受艺术时,周围的一切却变得越来越荒凉,生机逐渐消失。
废弃的建筑每天都在增加,盖茨便开始构想,将这些废弃建筑作为自己艺术创作的延伸,同时重新唤醒一栋建筑的生命。于是,他作为艺术家,联合建筑师、工程师、房地产商和金融人士,一起为这个创意赋予实现的可能性。
终于,他买下了一栋非常便宜的楼,精心装扮,努力唤活一栋建筑物的生机,吸引周围的邻居到访。在花费1万8千美元买楼后,盖茨的钱就所剩无几了,他又想了一个办法:将打扫这幢房子作为一种表演,招募志愿者,没想到这个方法非常管用,很多人免费来替盖茨打扫卫生,以参与这个“艺术创作”。
▲盖茨买下的第一栋废弃建筑。(左新右旧)
之后,第一栋建筑被改造和命名为“资料馆”,甚至连达官贵人都愿意来到这里。以此开始了盖茨团队的“多切斯特计划”——让被焕新的废弃建筑,成为周围邻居们的活动场所,重塑人们心中的芝加哥南区。
▲西斯特盖茨改造的第一栋建筑,现为“资料馆”。
在“资料馆”旁边,还有一座“聆听屋”。
▲“聆听屋”改造利用后和改造前。
“聆听屋”里面有盖茨收集来的约翰逊出版社的废书籍,有他从一家快要倒闭的书店买下的本建筑和艺术书,以及从倒闭的唱片店批来的张专辑。盖茨将“捡漏”发挥到了极致,这些文化产物的“原材料”,为建筑新生带来了巨大的潜力。
盖茨邀请社区的邻居前来听歌、聊天、搞音乐,做任何可以激发建筑活力的事情。
盖茨发自内心地渴望,文化艺术可以发生在自己居住和任何美好的地方。
他不单单是一个改造房子的设计师,而是关心在房子里、房子周围可能会发生什么的城市规划师。目前为止,盖茨已经有65套艺术家住房和经济适用房,来帮助在暴力场所中失去家园的贫困人,获得更多负担得起的住房机会和文化生活的空间。在每一个建筑之间,盖茨还会考虑到关于邻里、教育、环境可持续等实际且复杂的问题。
很多人受益于盖茨对芝加哥南区的唤醒,给予了他热烈的反响,他在艺术圈也越发闻名,其中“艺术银行”的故事,更为传奇:“一个艺术家仅用1美元,买下一座占地近平方米的银行”的新闻,便是这栋建筑依然存活的原因。
坐落在石头岛大道68号街破败已久的银行,在拆除之际,盖茨给芝加哥时任市长打电话说希望不要拆掉这栋新古典主义的建筑,市长问他“那你可以负担得起吗?”,盖茨认为市民需要一个大型且合法的文化活动空间,而这里有着无限的可能性,因为市长参观过且认可盖茨的“多切斯特计划”,便象征性地收取了他1美元,条件是自筹修复所需的万美元。
其中的一部分资金,来自于盖茨在年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上出售的作品《银行债券》——张“债券”是他从这个废弃银行里便池的大理石隔板切割而成的,每张上都写了“InArtWeTrust”并配上盖茨的签名,在艺博会上以美元一件的价格迅速售罄。这也吸引来全球顶尖艺术藏家和慈善家对这个修缮项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