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悠悠。说到印象派的青年才俊,还有那么一位“阴郁型宅男”埃德加·德加,说起他的疯魔偏执程度,可丝毫没有比莫奈少呢。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的作品和故事吧。
宅男的崭露头角
德加给人的印象,是一个闷骚型帅哥,看这个照片是不是像一个有点游戏玩得太多,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宅男呢?
埃德加·德加不过他的确有宅的资本。埃德加的父亲是个银行家,和马奈一样,他是个不差钱的阔少,别说是宅男了,当个米虫都绰绰有余。不过,他也是有好好读书的,和两次连考海军学校都没考上的马奈不同,他以应届的身份考上巴黎大学的法学部。不过,他实在想学画,在大师安格尔的鼓励下,他退学去考了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还因为美国人母亲的关系去了美国接受近代思想的熏陶。
在当时,对巴黎艺术学校的学生而言,斩获罗马大奖,去意大利留学是崭露头角的不二途径,但对有钱的阔少埃德加来说,自费去留学完全就是小菜一碟,完全不必为拿奖操心。下面就是他在留学期间的画。
德加《贝利尼一家》画中的人物是德加当时寄宿在意大利的人家,是不是透着一股正统的古典学院风?难怪这么得学院派大佬安格尔的器重了。再后来,凭借着古典画风及在意大利的“镀金”经历,年纪轻轻的他就有作品入选官方沙龙了,比如下面这幅《室内》。
德加《室内》不过,这幅画背后可不简单,它还有另一个惊悚的名字——《强奸》。裸露的后背,凌乱的衣服,昏暗的灯光,阴影处的男人,都已经初步体现了德加心中那隐秘的变态。为什么这么认为?我们继续看下去。
突然的变故
然而,德加的人生也不是顺风顺水的。在一次征兵训练时,德加被检查出患有恐光症,眼睛一接触外光就会睁不开眼——也就是说,他外出写生将变成一件奢侈的事。更不幸的是,他的父亲去世后,他才知道他弟弟欠了一笔巨债,身为长子的德加只能“弟债哥偿”,为了还债,为了生计他只能不停地画更多的画,这些挫折也逐渐加重他性格的扭曲。
德加《新奥尔良棉花市场》藏在舞女和秃顶老头间的“情”
加入印象派后,德加的画越来越弱化甚至抹去人物的性格,换而言之,德加的画越来越具匿名性,他对捕捉肢体间的动作有着异乎寻常的执念。接下来我们要看的是他的“舞女”系列的作品。
德加《舞蹈课》这是他在这一系列最有名的一幅作品。大家有没有发现这幅画和《室内》的元素很多相同点?后背、动态、凌乱的衣衫,唯一不同的是,这幅画中的男人是个秃顶老头。其实,这种组合并不算新鲜,《圣经》中有个叫“苏珊娜与长老”的故事可是众多大师最爱的绘画题材之一,以后我们有机会再说,这种效应叫秃顶老头效应——在糟老头的衬托下,愈发突出少女们的纯洁,增加了色情意味。
德加《舞台上的舞女》这幅画虽然把舞女画得闪闪发光,但左边那个脸被模糊处理的秃顶老头是不是越看越难以忽视,很难让人不联想到他在旁观舞女跳舞的时候的心理活动——“这么美好纯洁的、女神一般的孩子是我的,怎么样啊?”是不是细思极恐呢?
癖好的延续
晚年以后,德加的视力越来越差,最后没办法继续画画了,他就只能凭手感用黏土做雕像,但是,他的雕塑作品并没怎么公开展示过。下图是他唯一一件生前公开展示的雕塑作品。
德加《十四岁的小舞者》他去世后,人们在他家里整理遗作时,发现了很多尺度比上面这个作品大了不止一级的特殊的“手办”。原来,他心中疯狂的想法和癖好,已经发展到了不能轻易公之于众的地步。不知道该说他是可怜呢还是疯狂呢,外界的各种压力让心中的邪念不断滋长,自卑而不敢公之于众,一个孤僻而又变态的大师。
这就是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作品和故事,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