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上交寒假作业,冬奥作品成爆款

昨今两日,武汉市中小学生开交寒假作业。记者发现,热火朝天的冬奥会气氛,使今年的寒假作业染上了浓浓冬奥味儿。

人手一墩不是梦想

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持续走红,一墩难求。但武汉的小学生们有办法:买不到?算了,自己做!

昨日,不少武汉市光谷第一小学返校报到的学生抱着自制“冰墩墩”。光谷一小校长王萍介绍,年前布置寒假作业时,只布置了做“老虎”或花灯,这几天紧急追加了“冰墩墩”,还请美术老师录了教学微课,时间紧,孩子们交上来的作品却非常棒,除了黏土捏的,还有手缝的,有做成灯笼的,有用饮料瓶、便当盒做的,还有带滑雪、夺冠等场景的。

该校班男生吴镜为手缝的比A4纸还大个的冰墩墩就引发了同学惊呼。“我拆了一件弟弟的旧袄子、自己一顶旧帽子、爸爸一双新袜子,缝了7个小时,扎了五六百针。”吴同学自豪地揭秘他的冰墩墩的细节:“眼睛”做了三个层次,“鼻子”是立体的,“身子”里填了袄子内胆,软乎乎的,“手”上举着的“北京欢迎你”牌子是废物利用的旧袄子的衬里做的。“之前我在学校的劳动课上学过针线活,去年还被选拔参加了学校的劳动技能大赛呢。”

在武汉市青山区钢城第十小学,学生们制作了“毛线墩”“桔子墩”“黏土墩”“橡皮墩”“足球墩”等。“我已经实现了‘冰墩墩自由’,除了自己的,我还要送给老师和同学。”该校学生潘君宇说。老师们则在群里鼓励同学们,除了看奥运,做奥运吉祥物,还要学习奥运健儿在赛场上不服输,勇于拼搏,挑战自我的精神。

在家cosplay冬奥赛事

拿起水壶当冰壶,抄起树枝当雪杖。寒假期间,武汉市武昌区傅家坡小学给学生们布置了特别作业:自主对冬奥项目进行“现场”新闻解说,不少学生就此玩起了冬奥赛事cosplay,交上了有趣的视频。

该校四年级(1)班学生李安昕和李安雅的一对双胞胎,之前武汉下雪时,他们拿着树枝就在小区楼下滑起了雪,回家后又拿起扫把,和推水壶的妈妈一起演起了“冰壶”比赛;四年级(1)班学生邓抒洋则玩起了系列冬奥运动模仿秀:用羽毛球拍和小球组合,就成了“冰球”;坐在儿童车上躺平滑行,就是“雪车”;洗脸盆也成了他手下的“冰壶”。

武汉市汉阳区玫瑰园润泽小学的学生们则不仅在家里玩简易版“冰壶”,还在网上练习手势操《一起向未来》,将在学校开学第一天集中表演。指导老师刘魏琦介绍,这套手势舞是冬奥会后紧急编排的,目的是希望孩子们加深对冬奥会的理解,虎虎生威地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许多寒假里到冰雪运动场体验过的中小学生,则通过图片、视频、随笔等方式,与老师、同学分享冰雪运动的魅力。武汉市光谷实验小学一(5)班学生严英时便告诉同学们,今年武汉市提供了许多冰雪运动“大餐”,他爸爸帮他抢到了武汉市青少年体育冬令营技能培训机会、几张大众冰雪季市民免费体验券,作为武汉首批被命名的冰雪运动特色学校的学生,他还参加了冰雪嘉年华,整个寒假一共免费溜了十多天冰,不仅冰溜得越来越好,还深深地爱上了这项运动。(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张屏张裕向一帆肖杨通讯员蔡旎李莎刘魏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1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