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青海囊谦黑陶烧制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白玛群加
过去在囊谦,一件精美的黑陶能抵一头牦牛!
相传,黑陶烧制技艺由文成公主进藏时带来,已有上千年历史了。至今,在囊谦仍然保持着最原始的纯手工制作工艺,艺人们要经过长年日积月累的实践,才能掌握其中的窍门。
图为制作好的茶罐坯体。中新社记者苏丹摄
很多人好奇,原材料是红黏土,制成的胚体也还是红色的,怎么烧制出来后就成了黑色?这与独特的烧制工艺有关。将经过筛选、拉坯、晾晒、修整、压光、绘纹多个环节制成的坯体,封入成品大陶罐中,用牛粪烧制十余天,确保温度达到℃以上,出来的成品“黑如炭、硬如瓷”。
囊谦黑陶薄处似蛋壳、厚处如拇指,盛酒煮奶泡茶都不会渗漏。其中火候的把握、器型的变化,全靠艺人指尖的拿捏。
图为车间工人正在制坯。中新社记者苏丹摄
因为工艺复杂,之前整个玉树地区只有扎旺老人一人精通。我也是八次登门才拜师成功。
这些年,师傅像“抖包袱”一般,陆续传授了30多个秘方。年,我做的“将军壶”“国王壶”两件作品,在北京参展后,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自那以后,喜事是一件接着一件!先是囊谦黑陶烧制技艺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二年,我又作为非遗传承人代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发了言。
如今,要来跟着学艺的人越来越多,光我手把手教的就有上百人。县里的黑陶加工厂也发展到了10多家。
(本报记者尚杰、万玛加采访整理)
来源:《光明日报》(年11月26日01版)
图片:中新网、光明网
责编:王远方
编辑:邢妍妍孙小婷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