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陶瓷行业主要生产工艺职业病危害因素

陶瓷是指用黏土、石英、长石、石膏等天然硅酸盐原料等粉碎后,经过配料、制坯、成型、干燥、修坯、初烧、施釉、烧制等过程而得到具有一定形状和强度的制品。按行业类别主要是陶瓷制品制造(C),《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年版)》将陶瓷制品制造列为职业病危害严重行业。下面介绍釉面砖生产工艺、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和职业病防护措施。

一、陶瓷生产工艺

(一)生产工艺流程

图1:生产工艺流程

(二)工艺流程说明

釉面砖生产工艺采用一次烧成工艺技术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球磨制浆、喷雾干燥制粉、压制成型、烘干、施釉印花、砖坯烧成和磨边检验等工序。

1、球磨制浆:浆料共有泥浆、釉浆、花釉和砖背涂料四种,下面就各种浆料的制备作简要的叙述。

(1)泥浆制备:装载车按照配料单取各类所需泥料入喂料秤进行计量,经输送皮带投入泥浆球磨机,加水、解胶剂、增强剂球磨至规定细度,放浆过筛筛出其中的粗砂,入一级地下浆池,再次由泵输送到振动筛过筛,然后流经槽式除铁器入二级地下浆池陈腐。

(2)釉浆制备:按配料单取釉用料进行计量,投入釉浆球磨机,加水及解胶剂、增强剂球磨至规定细度,放浆过筛筛出其中的粗砂,入地下浆池,再次由泵输送入槽式除铁器,流经振动筛过筛入高位浆池陈腐待用。

(3)花釉制备:分别取各种釉用色料进行计量,投入花釉球磨机,加水球磨至工艺要求细度,釉粉配方料浆按釉浆制备工艺制浆。用不锈钢盘分装入烘箱烘干,粉碎至工艺要求细度,分类存放待用。在需要使用时,按花釉配料单取粉碎料计量后,投入花釉球磨机,加印刷油球磨至工艺要求细度过振动筛后包装备用。

(4)砖背涂料制备:将轻质碳酸镁与水一起放入搅拌桶进行充分搅拌,确保比重达到工艺要求。

2、喷雾干燥制粉:达到陈腐期的泥浆由陶瓷柱塞泵送入喷雾干燥装置,过振动筛进入高位浆池,陶瓷柱塞泵再次将泥浆送至喷雾干燥塔进行造粒。塔底粉料经过振动筛,经输送皮带三级提升到粉料仓顶,入料仓陈腐均化。

3、砖坯压制成型:陈腐均化好的粉料由料仓底部放出,经输送皮带进入混料器,过振动筛,经由输送皮带进入压机顶料料仓,压制成坯,清刷湿坯表面,进干燥窑。

4、烘干系统:湿坯经干燥窑出来即成干坯,此时干坯的含水减少,强度增大,可以进入多功能施釉线。

5、釉线系统:热而干的砖坯依次经过刷灰、吹灰、喷水、淋底釉、淋面釉、转向、擦边、红外线干釉,然后经过1-3次印花,上砖背涂料,去烧成窑。

6、砖坯烧成:经过淋釉的砖坯进入烧成窑头。大型反向补偿器将多余的砖坯自动储存,一旦前续工序因故障停车,反向补偿器自动释放砖坯,确保窑炉满负荷生产。窑炉根据各类产品要求设置相应的温度曲线,以确保坯体满足收缩要求,一般窑尺寸较工作尺寸大2-5mm。陶瓷砖烧成时,一般预干燥的坯体需经过大约℃的高温焙烧。

7、磨边检验:经烧成后半成品经过初选以剔除有明显缺陷和尺寸不在控制范围内的产品,将合格的半成品进行磨边。磨边时质检人员进行在线分选,打包入库。

二、职业病危害识别和职业病防护措施

(一)各岗位主要职业病危害识别和职业病防护设施

表1各岗位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和职业病防护设施

备注:经对各岗位沉降积尘中游离二氧化硅检测,超过10%以上的识别为矽尘。

(二)主要工序图片

三、常见职业病和职业健康检查要求

陶瓷行业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矽尘、其他粉尘、噪声、高温等,他们可导致的职业病和职业健康检查项目见表2。

表2常见职业病和职业健康检查项目

四、职业卫生监督检查重点

陶瓷是指用黏土、石英、长石、石膏等天然硅酸盐原料等粉碎后,经过配料、制坯、成型、干燥、修坯、初烧、施釉、烧制等过程而得到具有一定形状和强度的制品。工作场所的粉尘大多属于危害严重的矽尘,忽视粉尘防护,极易导致职业性矽肺,对劳动者健康造成严重危害。配料、喷雾干燥制粉、压制成型、磨边等岗位是粉尘治理的重点环节。监督要点如下:

(一)资料部分

重点检查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情况、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负责人或职业卫生管理人员以及劳动者职业卫生培训、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检维修和个人防护用品发放、劳动合同告知等情况。

(二)现场部分:

1、公告栏及重点岗位警示标识设置情况。

2、重点岗位防护设施以及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可参考《陶瓷生产防尘技术规程》(GB-)。

(1)铲车工:该岗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矽尘、其他粉尘、金属化合物、噪声。重点检查铲车驾驶室设置门窗进行隔离,在不影响产品性能前提下对部分原料进行加湿处理,铲车铲料及投料区域地面定期洒水加湿并进行清扫,防止“二次扬尘”。

(2)球磨工:该岗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矽尘、噪声。重点检查球磨机球磨过程是否密闭化湿式作业,输送带至球磨机加料处设置加湿设施,员工定期对原料进行加湿。

(3)制浆工:该岗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噪声。重点检查制浆过程是否密闭化作业。

(4)喷雾干燥制粉操作工:该岗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矽尘、噪声、高温。重点检查喷雾干燥塔是否密闭化,设置布袋除尘器,对喷雾干燥过程产生的粉尘进行收集处理。

(5)压制成型操作工:该岗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矽尘、噪声。重点检查成型机是否采用挡板和布帘进行了单独隔离,并在成型机上方设置吸风管。

(6)施釉工:该岗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噪声。重点检查施釉系统是否密闭化作业。

(7)烧成工:该岗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噪声、高温,重点检查窑炉烧成过程是否为密闭化作业,窑炉上方设置有废气吸收装置,废气收集后经布袋除尘和脱硫除氟装置处理后高空排放。

(8)磨边工:该岗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矽尘、噪声。重点检查磨边、切割是否采用湿式作业。

以上重点岗位在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方面主要检查是否正确佩戴符合要求的防尘口罩、防噪声耳塞(其中烧成工还需要佩戴符合要求的防毒面具)。

3、工序或车间外包、劳务派遣情况。存在工序或车间外包情况的,在监督检查时应一并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职业卫生规章制度建立、防护设施设置、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等情况。在监督检查时还应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1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