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辅导孩子作业崩溃到失声痛哭这一届的家

全国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792761.html

最近,某短视频里,一对母子因为作业,双双落泪,悲伤委屈至极。

那种酸楚溢出屏幕,令人感概万分。

有不明真相的网友,好奇问,“一二年级有那么难的题吗?”孩儿他爹“无情”表示:幼儿园。

先简单讲一下事情缘由:

这一天,妈妈陪娃写作业,过程中,娃写字总是挨在一起,妈妈让娃字与字之间空一格,可娃不懂空一格是什么鬼,就是不空。

妈妈感到很挫败,忍不住发飙,发完飙后又有些心疼,总之,百感交集,只能哭给孩子看。

孩子也委屈,他真的不懂空一格是什么意思。妈越急,他就越懵圈,最后也只能哭。许多人的关心的点是,幼儿园咋就开始练字了?

幼儿园小朋友能认识几个字?问这些问题的人,一看就是没娃的,或娃还没长到足以让爹妈重新认识人生残酷的年纪。

今天的幼儿园早就不谈啥尊重学习规律了。小学一年级学啥,幼儿园通通都先学一遍,写字、算数、英语等等。

家长、社会、学校似乎达成了一种默契,那就是如果不这样做,孩子可能从起跑线竞争中出局。

比如写字,新一年级的娃不会写字是正常的吧,但当大家都已经会写,你家娃不会写,那正常就被动成了不正常。

随之而来的便是家长的恐慌。

其实,鱼sir知道,不少家长也在努力尊重孩子自身的成长规律,希望自己给予孩子更多帮助,而不是压力。

希望老师、孩子、自己都快乐,大家和谐共处。可真到操作阶段,就都乱套了。

因为幼儿园里,可以逼疯家长的作业太多。

先谈谈手工。

让一个连“空一格”概念都不理解的孩子,去完成需要想象力和创意,并调动眼手耳鼻器官的手工,堪称“天方夜谭”。

所以,这作业根本就是布置给家长的。

如果家长是个“手残党”,那就“呵呵”了。但即便如此,也不能输。硬着头皮也得上。眼下面临的“战役”大概是“叶子画”。

因为这作业,许多家长都患上了“一入秋就瑟瑟发抖”综合征。

鱼sir发现这是一部手残家长的血泪史,是一名妈妈和树叶画的故事,因为她深深懂得这是自己的作业。

每每至秋季,人家悠哉地赏枫叶、赏月、登高,家有幼儿的家长则24小时连轴转,白天搬砖,下班后变成“拾荒者”,满街找树叶,晚上熬夜贴。

当然,也有家长秉持着“亲子互动”的理念,期望和孩子有更多互动,共同进步。

但事实不允许,因为很多娃剪刀拿不动,笔握不稳,只会抹固体胶,到头来,进步的只有家长。

关键是,这手工,不是完成就好了。碍于“家长的自我修养“,几乎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娃的作品独树一帜。

现在玩叶子画,拿出植物,各种小动物,都已经不被认为是足够有创意了。为此,有家长请出了孩子会国画的爷爷;有家长在“江郎才尽”后,另辟蹊径,借助镜头的远近营造出孩子挥舞巨叶、叶片飘移效果,可谓煞费苦心。

每一位家长,都或多或少期待过,待孩子进入幼儿园,自己便可以获得短暂的解放。后来才逐渐发现,这是个天大的误会。

不要忘了,走向幼儿园的娃,会像风一样回来。你以为他们只给家长带回树叶贴画吗?

不,他们还会兴高采烈地带回毛线画、纽扣画、黏土画、陶艺作品...

更加可怕的是各种“奇葩”操作。

比如那个著名的写字观后感作业。

这作业,是直接布置给家长的。

幼儿园老师要求家长看一档网综,并写出1万字观后感,说是为了督促家长总结并学习更多育儿知识。

家长大概从来没想过,有一天,自己会变成这样。

许多人不解,究竟哪里出了问题,为啥应该是快乐的事情,会变成一种负担,令人苦不堪言。

也有人怪家长自找的,别攀比就啥事也没有。

看起来好像是这么个理,实际不然。

在这场名为“教育”的游戏中,每个人都不自觉地深陷“囚徒困境”。

家长不知道其他家长有多努力,自己不努力做到最好,孩子会遭遇什么,是否会被其他同学取笑,变得自卑,老师是否会觉得孩子的父母不关心孩子因而也忽视孩子等等。

许多因素相互影响并作用,最终可能导致孩子走向一个不可控的结果。这种焦虑和输不起,才是家长往前冲的原因。

如果顺着这件事情,再深挖一下,还会发现一个更大的背景,即最近频频出现的一个词——内卷。

似乎谁都没法逃离被卷的宿命。

小镇做题家,是内卷的结果;择校和学区房热,是内卷的结果;职场、是内卷的结果。

什么是“内卷”?

鱼sir简单的解释一下:

原本,一个社会应该不断向更高级的模式转变升级,它是梯度式的。

可现在,社会成了一个轮盘,我们每个人都在这个轮盘上卖力奔跑,向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掉下来倒是畅通无阻。

于是,每个人只能越跑越快,也越跑越累,但最终的胜算并没有增加,增加的是一起被甩出去的风险。

就教育来讲,内卷的一个典型体现是,起跑线竞争的无限前置和不计回报的时间投入。

显而易见,幼儿园已卷。

这里的内卷化,已经从学区房来到了每样具体的作业。

家长比以往更忙,更累,投入更多,但成功的几率没有增加。

在家长端,不能出错的环节变得越来越多,而在教育资源端,奖励的数量没变,比如第一名每个班级永远只有一个。

双方是失衡的。

根本原因,老生常谈了,教育资源增加的速度,远远赶不上教育需要扩大的速度,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

那家长可以“退出”吗?

似乎也不行。

那家长能怎么办?只能一遍又一遍地教孩子,字与字之间空一格,教到崩溃,教到怀疑人生,教到双双落泪。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了,如果你在孩子教育方面有什么问题,可以看下方置顶第一条,或者直接戳我回复“鱼”~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2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