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耐火浇注料施工的窑炉衬体一般采用振动施工法,一般情况下具有较高的强度。
今天伟达耐材小编就采用浇注料施工的热工窑炉衬体设计,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不足之处还望大家指出。
耐火浇注料一、炉墙设计
炉墙的设计,原则是做成轻、重质料的复合炉墙,其厚度分别为40-mm和-m。
图1为炉墙构造和锚固件的示意图。炉衬有耐火纤维毡、硅钙板或隔热耐火砖和耐火浇注料组成。耐火纤维毡靠炉壳安防或放置在隔热耐火砖衬和耐火浇注料衬之间。图中a和b型的不同,还有锚固砖、连接件的长短有差异。钢筋拉杆用的固定件分别为厚壁钢管和角钢,必须与炉壳钢板焊接牢固。锚固砖的长度应满足其冷端砌筑或浇注在隔热层中,以满足施工的要求。锚固砖用钢筋拉杆与炉壳连接,且为活动式,锚固砖端面与炉壳间距应≥40mm,这样能随着炉墙的涨落而上下移动,也能随着炉墙的涨缩而左右移动,保证了炉墙的稳定和寿命。
耐火浇注料衬体浇注后,一般经过数小时便获得强度,形成坚固的整体。因此,衬体中一般不用放置金属支撑件和止推件。
二、炉顶设计
炉顶衬体用的材料,与炉墙的基本相同。其衬体材料也是轻、重质料复合使用,厚度分别为50-mm和-mm。
为了提高炉顶的使用寿命,通过锚固吊挂系统,使炉顶处于自由状态,即与炉墙分开,其构造处理见图2,使用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耐火黏土转炉炉墙耐火浇注料衬体之间,必须干砌,便于移动;图中6和9是预留的膨胀缝,允许用耐火纤维毡填充。当炉顶上下涨落时,有水平膨胀缝缓冲。该缝大小与炉墙高度、炉顶下降程度和使用温度等因素有关,原则是在任何情况下,炉顶不能与炉墙上表面和侧表面接触;当炉顶产生侧推力时,将推动砖墙,到侧膨胀缝处得到缓冲,该缝大小由炉顶的侧推力决定。另外,炉顶四周的吊挂砖应离开炉墙的上表面,即其中心线与炉墙工作面之间的距离,一般应大于mm。
三、膨胀缝留设
耐火浇注料衬体膨胀缝的留设,可根据其线膨胀系数进行计算,然后参照烧后线变化确定。在一般情况下,是根据这两个性能指标而凭经验确定的,因为衬体受到的热应力大小是较难计算的。
炉顶与炉墙搭接处的膨胀缝如图2所示,根据炉墙高度和使用温度等情况,其膨胀缝缝宽在35-70mm之间选定;炉顶和炉墙衬体的膨胀缝留设,在衬体浇灌过程中必须按设计要求的位置,安防好填缝材料。因为耐火浇注料施工后有较高的强度,无法切膨胀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