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粒的划分对工程有影响否

近来,小僧看到北京地区的岩土勘察报告,有的土层划分和描述,甚是新奇,其中报告中描述如下:

粉质黏土—重粉质黏土③层:褐黄—灰色,很湿,可塑—硬塑,含云母、氧化铁、有机质,局部有粉土、砂土夹层。该土层塑性指数IP可达到15.5~16.0。

标准规定

小僧理解:重粉质粘土,应该是粉粒含量较高。看来各地区土层千差万别。

这里可能涉及一个黏粒和粉粒的划分问题。小僧查阅了一下相关标准和规范,内容如下: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1.4中规定黏粒为小于0.mm。

《土的分类标准》GBJ-.0.2规定黏粒为小于0.mm。

《土工试验规程》SL-.0.4规定黏粒为小于0.mm。

《水电水利工程土工试验规程》DL/T-.0.2规定黏粒为小于0.mm。

《铁路土工试验规程》TB-中无明确指出。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1-(修订版)中3.3.4只有依据0.mm以下颗粒含量划分黏土与粉土,并非黏粒与粉粒界限。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规定黏粒为0.mm。

引申问题

一、土体粒径划分标准不一样,那么是否影响土层性质划分?比如粉土划分成粉质粘土的情况。

二、如果影响土层性质划分,是否影响工程设计和施工?比如基坑支护粉土要“水土分算”,而粉质粘土要“水土合算”。

三、各个规范对黏粒划分规定不一样,这是规范编制组的理解不同?还是不同行业工程需求不同?

赵升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