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耕锂业三十年,从发展到壮大
前身为国内锂盐先驱者。天齐锂业脱胎于国营射洪锂盐厂,射洪锂盐厂开工建设于年,年建成后正式成立,是当时国内仅有的三家锂盐生产企业之一,销量占全国35%左右,与新疆锂盐厂、江西锂厂三分天下。由于国内锂矿品位限制、市场、管理、体制等诸多因素,射洪锂业生产一直不稳定,成本居高不下,产品质量不达标,经营一度陷入困境,濒临破产。
涉足锂业,上市A股。年,天齐锂业创始人、董事长蒋卫平先生通过天齐集团收购射洪锂业,天齐接手后稳定队伍、管理改革、加大研发、深耕市场、强化营销,射洪锂盐厂年实现连续稳定生产,并于年开始盈利,年改制为天齐锂业股份有限公司,年与赣锋锂业同年上市。
锂盐先驱到资源巨头。天齐锂业董事长蒋卫平创业之初,主要从事矿物进出口贸易生意,进口澳洲泰利森锂精矿供应给四川射洪锂盐厂,因此蒋卫平深刻认识了到资源对于冶炼企业的钳制和重要意义。年天齐锂业拿下措拉矿矿权,实现了从锂盐冶炼到上游资源布局的第一步;年并购泰利森,实现对全球储量最大、品位最高Greenbushes矿的控制,公司由单纯锂加工企业蜕变为具备完善产业链的综合性跨国锂业集团;年再一次收购SQM的23.77%股权,成为名副其实锂业巨头之一。此外,天齐锂业还陆续并购张家港工厂、铜梁工厂,新建澳洲奎纳纳工厂,实现了锂产业链上、中、下游垂直整合与扩张。
(二)锂产业链垂直一体化布局
实控人为创始人、董事长蒋卫平。天齐锂业的控股股东为成都天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简称“天齐实业”),截至年三季度末,天齐实业持有天齐锂业28.18%股权,为天齐锂业第一大股东,蒋卫平及其女儿蒋安琪则分别持有天齐实业90%和10%股权。天齐锂业的第二大股东为张静,持股4.65%,张静为蒋卫平妻子。蒋卫平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天齐锂业32.83%股权,为天齐锂业实际控制人。
天齐锂业是中国和全球领先、以锂为核心的新能源材料企业,业务包括锂精矿开采及生产与锂化合物及衍生物生产,共有参股控股公司29家,其中%直接/间接全资子/孙公司15家,在中国四川、江苏、重庆和澳大利亚等地设立生产、资源基地或分支机构,业务布局海内外市场,客户遍及全球。
产业链垂直整合一体化布局。公司目前已经完成锂资源储备-锂资源开发-锂盐产品加工为一体的锂电新能源核心材料的布局,并成为锂资源和锂盐生产的双龙头企业。产品品种包括化学级锂精矿、技术级锂精矿、工业级碳酸锂、电池级碳酸锂、工业级氢氧化锂、电池级氢氧化锂、无水氯化锂、金属锂等锂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玻璃陶瓷、锂电池、润滑脂、航空航天等领域。
根据伍德麦肯兹报告,公司是世界第四、亚洲第二的锂化合物制造商,公司产的碳酸锂产品被认为是中国的标杆产品。资源方面,控股子公司泰利森拥有澳大利亚Greenbushes锂辉石矿,全资子公司盛合锂业拥有四川雅江县措拉锂辉石矿采矿权;锂盐生产阶段,主要依托射洪天齐、江苏天齐和重庆天齐,提供碳酸锂、氢氧化锂、氯化锂及金属锂产品,另有澳洲奎纳纳氢氧化锂项目和遂宁安居碳酸锂项目处于试生产或建设阶段,重庆铜梁金属锂项目处于规划建设阶段,公司整体产品规模优势和上下游协同效应明显。
(三)否极泰来,业绩触底回升
主营锂精矿、锂盐等,业绩受锂价周期影响。公司主营业务锂精矿、锂化合物及其衍生品的生产和贸易,截至年末,天齐锂业共有锂精矿产能万吨/年,来自于澳大利亚的泰利森矿业,锂化合物及其衍生品产能4.48万吨,其中包括碳酸锂3.45万吨、氢氧化锂0.5万吨、氯化锂0.45万吨、金属锂0.08万吨,分布在四川射洪、江苏张家港、重庆铜梁三个生产基地。年天齐锂业共生产锂精矿,吨,增长64.5%,部分自用于锂盐生产,销售量,吨,增长56.3%;年天齐锂业共生产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锂盐)43,吨,增长14.8%,销售47,吨,增长33.6%。
业绩已经触底回升,将随锂景气周期打开增长空间。天齐锂业最早从事锂盐及其衍生品的生产和销售,年收购泰利森51%股权之后,业务范围扩大至锂精矿产品。泰利森给天齐锂业带来很好的上下游产业协同效应,同时锂行业景气度走升,公司业务规模增长迅速,-年年均复合增速超过70%达到62.4亿元,但年后受行业景气度下降、锂价走低影响,-年公司业绩连续两年下滑,年受锂价上涨带动,营业收入76.63亿元,同比增加.56%;归母净利润20.79亿元。公司锂产品的销量和销售均价较年均明显增长;另外,联营公司SQM在年业绩大幅增长,期内确认投资收益7.6亿。
锂精矿业务毛利率更高,锂盐毛利润贡献占比大。公司两大主营业务中,锂精矿毛利率更高,长期维持在50%以上,年达到62.1%,每年毛利率水平更加稳定;锂盐业务毛利率低于锂精矿,但毛利润体量更大,年以后,锂价较低倒逼澳洲数个成本较高的锂辉石矿山减产或停产,而同时锂盐规模仍在扩张,锂资源供应短缺,行业利润进一步向上游资源端倾斜,锂盐行业毛利率下降较快,年降至24%,年随锂盐价格上涨,行业景气度回升,毛利率水平回升至61.9%。年锂精矿和锂盐毛利润分别达到16.42亿和31.05亿元,占比34.6%和65.4%。
受锂行业景气以及债务影响,公司年至年处于亏损状态,其中年亏损59.83亿元,主要是收购SQM后锂价下行,SQM股价大跌,天齐锂业计提53.1亿的资产减值损失。年亏损18.3亿元,主要是受高额债务费用与行业景气度继续下行的影响。年锂价大幅上扬,行业景气度回升,公司业绩触底回升,并扭亏为盈。SQM在年年度营业收入折合人民币约.63亿元、净利润折合人民币约38.20亿元、总资产折合人民币约.12亿元,年年度锂产品销量约10.11万吨,同比增长56.50%。
公司资产负债率下降,经营性现金流好转。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94亿元,较年增长.74%,资产负债率由82.32%下降至58.90%。公司货币资金从9.94亿增长至19.87亿,增长99.9%,占总资产比例从2.15%提升至4.50%,提升2.15个百分点。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从.97亿元下降至76.3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49.63%下降至17.29%,主要系银团并购贷款达成展期条件,将上年末作为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转回至长期借款所致。(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二、锂:黄金赛道
(一)锂资源:总量丰富但优质资源稀缺
锂是天生电池金属,具备长期需求刚性。锂是元素周期表中最轻及密度最小的固体元素,也是自然界中标准电极电势最低、电化学当量最大、最轻的金属元素,因此被认为是天生的电池金属,具备长期需求刚性。已知全球锂资源总量充裕,在构建起一个完备的供应体系的前提下,有望支撑起全球大规模的动力和储能应用需求。尽管如此,锂资源具有在全球的分布并不均匀,且缺少兼具大规模、高品位和便于开采的优质项目的特性。在此基础上,除了资源禀赋以外,提锂工艺对于成本也会产生重要影响,随着下游动力电池对于品质和一致性的要求日趋严格,各类提锂技术、锂产品深度加工技术以及电池级锂化合物产品质量等都将对锂产业链的发展趋势产生深远影响。
全球锂资源总量丰富,分布高度集中。锂在地壳中的含量约为0.%,已知的含锂矿物有多种。据USGS(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显示,年全球锂金属资源量约为万吨,玻利维亚、阿根廷、智利等国家资源量位居前列,又称南美锂三角,合计资源量占全球约56%。年全球锂金属储量约2万吨,智利、澳大利亚、阿根廷储量合计占比78%。虽然锂资源总量丰富,但分布不均,集中于南美锂三角及澳洲地区,且规模大、品位高、经济性好的矿不多,优质资源稀缺。
锂资源供给以盐湖卤水、硬岩型锂矿为主。地球上的锂资源常以卤水型锂矿床、硬岩型锂矿床、沉积型锂矿床三种形式产出。其中,卤水型锂资源主要包括盐湖锂水、地热水、油气田水和井卤水,目前探明的储量占总锂总储量的比例约为64%,主要集中在南美锂三角国家;硬岩型锂矿主要是锂辉石、锂云母等,全球储量占比约29%,在澳洲、中国、巴西等国分布较多;沉积型锂矿主要是黏土型锂矿,如锂蒙脱石和贾达尔石等,全球储量占比7%,主要分布在美国、墨西哥等。目前全球锂资源的实际供给中,以南美盐湖卤水及澳洲锂辉石矿为主,黏土型锂矿有待开发。
锂资源开发应用的早期主要是围绕着锂辉石、锂盐湖等资源进行,澳大利亚的Greenbushes矿山是目前世界上在采的储量最大、品质最好的锂辉石矿,品位高达2.1%,资源禀赋优异、规模大、成本低。盐湖卤水型的锂矿主要分布在北纬30-40度,南纬20-30度范围内干旱气候区的封闭盆地内,例如南美洲安第斯高原、美国西部和中国青藏高原等地区。南美洲储量较大的盐湖主要有智利的SalardeAtacama、玻利维亚的SalardeUyuni、阿根廷的SalardelHombreMuerto等,中国西藏的扎布耶盐湖和青海的察尔汗盐湖都是世界著名的盐湖卤水型锂矿。
中国锂资源以盐湖为主。相比锂资源丰富的南美锂三角国家、澳大利亚等,中国锂资源储量并不占优势,且国内资源禀赋较差,品位低、共生元素多、杂,优质资源不多,盐湖含镁高、品位低。我国资源类型以盐湖卤水型为主,其次是锂辉石矿和锂云母。盐湖矿主要分布在青海和西藏,约占国内锂资源总量的79%;国内硬岩型锂矿当中,四川锂辉石矿和江西锂云母矿:四川甘孜州和阿坝州高品位锂辉石资源储量丰富,江西宜春地区是锂云母主要的生产基地。
(二)锂供应:增长相对缓慢
1、集中于少数国家,中国资源自给率不足
澳洲锂矿、南美盐湖,为全球供应主要来源。锂资源供给端集中度偏高。凭借资源和先发优势,澳洲矿山和南美盐湖一直以来都是全球主要供应者,供应了约80%原料。根据USGS估算,年澳大利亚占比全球锂矿产量55%,是全球最大锂矿供应国,其次为智利,占比26%,澳洲锂矿和南美盐湖对全球锂资源的供给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四川锂辉石资源丰富,禀赋较好。四川省锂辉石资源丰富,集中于金川-马尔康成矿区和康定–道孚成矿区,代表锂矿有"甲基卡"和"可尔因”,矿石品位较高,平均品位约1.30%-1.42%,与澳洲锂矿总体水平接近。四川省锂辉石资源主要分布但川地自然条件较为恶劣,锂资源开采利用难度较大,甘孜州、阿坝州锂辉石矿多分布于高海拔地区,因高强度农林牧业开发山地植被覆盖条件较差、水土流失较为严重,自然条件恶劣加上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矿山开发分散粗放、集中度较低。四川省主要锂辉石矿山中,目前在产的只有康定市甲基卡锂辉石矿(融捷股份)和金川县业隆沟锂辉石矿(盛新锂能);金川县李家沟锂辉石矿(川能动力)目前仍在建设过程中;其余锂矿目前均无开采预期,雅江县措拉锂辉石矿处于缓建+设计优化过程中,雅江县德扯弄巴锂辉石矿尚未开始,马尔康县党坝停产。
锂辉石提锂是目前工艺技术最成熟的提锂方式之一。锂盐的生产工艺根据原料不同,目前主要分为四种,分别是锂辉石提锂、云母提锂、粘土提锂(尚未商业化)和卤水提锂。其中锂辉石提锂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工艺最为成熟,在锂供应紧张、多种资源类型齐头并进开发之时,锂辉石提锂占比较高、产能释放确定性也更强,因为不需要晒卤、浓缩,从矿山资源到锂盐产出过程时间也最短、最为可控。
2、近年供给弹性不足,新增产能缓慢
全球建成矿山数量有限。西澳锂辉石矿和南美盐湖是全球锂资源供应的主要来源,澳洲锂矿已建成的矿山仅有7座,包括天齐锂业的Greenbushes锂矿、赣锋锂业的Marion锂矿,雅宝(ALB)的Wodgina锂矿,Pilbara的Pilgangoora锂矿(PLS原有矿区和收购Altura矿区),银河资源(GXY,年被Orocobre收购)的MTCattlin矿山,Alliance的Baldhill等。年,澳洲锂辉石矿山在产有4座,停产的3座(其中2座待复产),截至年,7座矿山合计锂精矿年产能约万吨,占全球建成锂辉石矿山产能的90%。澳大利亚锂辉石精矿也是中国进口的主要来源。
南美建成的盐湖项目仅有4个,分别是SalardeAtacama盐湖(SQM)、SalardeAtacama盐湖(ALB,与SQM分区域开发)、HombreMuerto盐湖(Livent)和SalardeOlaroz盐湖(Orocobre),其中ALB、SQM、Livent是锂行业有名的BIG3,均有20年以上的经营历史,是盐湖提锂行业的龙头企业。单纯盐湖提锂来看,SQM规模最大,Orocobre是锂盐行业新秀。上述盐湖均在产,截至年底合计年产能20.3万吨LCE,约占全球建成盐湖产能的约66%。
历史矿业投资低迷、产能出清,供给弹性偏弱。由于年以后锂价下行,矿业投资低迷,全球锂行业沿着成本曲线经历由高到低的出清过程,西澳矿商普遍遭遇显著的库存积压,高成本硬岩锂矿首当其冲,年西澳锂矿Alita债务违约破产重组,Altura现金流窘迫存在出清风险,除了被动破产的锂矿山,近半数锂矿山选择了减产应对,比如Wodgina就在试产中停止了投产进度,占据全球90%锂辉石供应的澳大利亚产能周期短期见顶。同时,由于盐湖建设缓慢、项目周期长,供应在很长时间难以弥补,导致供给弹性弱。
澳洲新增供给量有限。澳洲新增供给以建成矿山的提产和复产为主,新建产能有限。Greenbushes现有锂辉石精矿产能万吨/年,年产量95.4万吨,年产量将进一步增加至万吨以上,同时将投产精矿产能28万吨/年的尾矿回收项目。Wodgina的2条线合计50万吨/年产能计划在年复产,其中第一条线计划5月产出产品,第二条线计划7月产出,第三、四条生产线将依据市场情况而定;Altura于年Q4复产,但速度慢于预期,预计年下半年可以达到18-20万吨/年的满产状态。BaldHill短期内没有复产计划。因此年上半年量的增长主要来自Greenbushes矿山,而Wodgina和Altura复产增量要到年下半年才较为明显。考虑到Greenbushes、Wodgina等产品只供应股东,因此市场可流通的增量非常有限。
精矿销售以包销模式为主,供应紧张时更易加速价格上涨。市场供应紧张程度,不仅仅取决于矿山产量,市场集中度较高意味着上游议价能力更强,上游对市场的掌控能力更强。澳洲主力矿山以长单包销为主,大型矿山产品均已锁定长期包销协议,BaldHill、Altura被出清整合后,仅剩皮尔巴拉与MtCattlin对外售矿,一些新建、扩建产能也已敲定包销协议。锁定包销权的供应占了海外锂矿产量的85%以上,包销权主要集中在几家大的锂盐加工企业手中如天齐锂业、赣锋锂业等,而对于大部分中小规模锂盐加工企业而言,没有资源的保障,只能在市场上收购仅有的少量流通散单,在市场供应紧张的时候,会导致锂盐企业现货市场抢货行为,加剧市场供应紧张程度,出现以小撬大式的价格滚动走高,推动价格更快上涨。
工艺及下游需求决定澳洲锂辉石矿山产能需要额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