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唱歌的衣柜、会带路的灯、会跑的磨盘、会叫的锅子……童话的世界里有那么一群有生命的、善解人意的家具,他们是孩子们的良师益友,与他们共同成长。在每一个相信过童话的孩子眼中,触手可及的“家具”都不仅仅是简单的物品,而是他们的伙伴。当一些大人们在感慨童年、儿童节的远去之时,幸好还有这样一群设计师、艺术家,他们似乎从未长大。这些携着童梦的“大孩子”,拾起工具,琢磨异想天开的家具,创造出了一群憨态可掬的灯具。
希腊设计师斯皮罗斯·康塔基斯(SpirosKontakis)曾是一位奔波于希腊与伦敦之间的职业音乐人,在面对生计与艺术追求的冲突之时,他回想起内心那个“童稚”的自己,于是将从事了15年的音乐事业全盘放下,转而成为一位家居艺术家。康塔基斯的创作风格别致而充满童趣,在他眼里,家具不仅仅是具有功能性的物品,更是一种艺术形式与表达语言,展现他作为艺术家的童真与孩子气。
凸出的眼睛
康塔基斯为他的一系列灯具作品起名为Popeye,意为“凸出的眼睛”。“Pop”一词不仅仅强调了它波普艺术的特性,更是呼应了灯的造型——一只蹦出眼眶的灯泡大眼睛,仿佛在用吃惊的目光打量周围的世界,亦或你联想到了它其实是在悄悄揶揄你为这盏灯大跌眼镜的模样?不仅如此,Popeye还调皮地与“大力水手波派”(PopeyetheSailer)重名,它充满了动画色彩的造型,加上与令人亲切的童年动画角色重名的巧合,无需多说即令观者会心一笑。Popeye灯不再是区区照明工具,不论你亲切地称呼它“凸眼”还是“波派”,在任何一个空间中Popeye都像是一位有性格的伙伴,它的光照为空间涂抹色彩,又将环境映照回它的眼睛上,你可以想象它的生命,与它互动,与它对视,与它勾肩搭背,甚至躲在它身后吓它一吓……康塔基斯轻松写意地只用一盏灯即为大家讲了一个诙谐的小故事。
JosephAlgieri
人类关于玩泥巴的童年记忆数不胜数,而位于纽约布鲁克林的艺术家约瑟夫·阿尔吉里(JosephAlgieri)则将泥巴与若干种材料结合,玩出了新意趣。与康塔基斯一样,阿尔吉里同样也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颠覆了自己先前的选择。他在29岁之时突然辞去了工作,在朋友的制陶厂开设了自己的独立工作室。一直在大纽约地区生活的阿尔吉里有着一股诙谐的、美国东岸大都会式的审美幽默。他喜欢以20世纪70年代的食谱为灵感,他迷恋书中脱色的食物图片,还有看起来不太诱人的微波炉食物。在阿尔吉里的眼里,这一切都充满了戏剧化的张力与活力。夸张的扭曲、流动与色彩构成了艺术家的泡沫黏土灯世界。在“橘色泡沫灯”这件作品中,他用黏土与膨胀泡沫造型,树立起一支高耸的橘色仙人柱,色彩沿着柱体向下流动,堆积在作品的脚下,而起照明效果的白色灯泡则成了另外一种造型点缀。整件作品仿佛一根有多个火苗的巨大蜡烛,又像是还泛着火光的流动岩浆。除了橘色外,阿尔吉里还制作了绿色、粉色、黄色,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数件同系列作品。置身于这发光的仙人柱丛林中,观者仿佛掉进了一个由艺术家创造的、充满了幻想生命力的奇异兔子洞。
同样将工作室设于纽约布鲁克林,同样擅长运用丰富的色彩,日本设计师西川裕子(YukoNishikawa)的作品则更像空灵的童梦。组合吊灯“你看见一只绵羊”(YouSeeaSheep)的一部分灵感来自于《小王子》。飞行员给小王子画了一个孤零零的盒子,小王子却心满意足地表示盒子里的羊他很喜欢。与盒子里的羊一样,西川裕子的“羊”也看不见,她引用古川日出男短篇小说《T型科学怪人》(T型フランケンシュタイン)的开篇“你看见一只山羊”为这件作品命名,暗示观者“羊存在在我们的意识里”。这一组“见盒不见羊”的吊灯由24个不规则的纸纤维黏土壳高低错落悬吊在天花板上组成。观者走近作品之时,会自然而然地将自己置身于一个由悬浮物构成的空间里,抬头仰望,在失重或者浮力的幻觉里,当重力、地平线、房间统统消失,你看见光和土,看见色彩和形体……也许,你还能看见羊。
除了孩童般的想象力,西川裕子还珍视孩童般的创造力。尼可和他的表亲们(NicoandHisCousins)是一组关于手的台灯作品。艺术家像一个热爱手工的孩子那样热爱自己的双手,她将许多关于手的童年回忆融入这件作品中,从小弹琴的手,玩黏土的手,打开罐头的手……她对手的热爱来源于手工创作的热爱,因此这件作品被设计成了一个需要动手组装的小玩具。除了黏土部件之外,台灯的零件还包括柔软的钢丝,使用者可以任意弯折、组合,制作出一件独一无二的成品。西川裕子的作品往往有一种有趣的呼应,它充满了出人意料的童真,就好像是设计元素之间的呼朋引伴,有光就不会忘了影,有小形体就有大空间与之对话,重与轻、胀与缩、动与静,点、线、面……这些元素一如故事的起承转合,组成了西川裕子作品中完整的叙事体系,每一件作品都好比一个新的童话故事,启发人新的想象。
从记忆到技艺,人们共享的童年回忆,转而成为艺术家突破现有创作边界的钥匙,增添新鲜感之余又为作品注入熟悉感,焕发出返璞归真之意。诚如超现实画家乔治·奇里科(GiorgiodeChirico)所赞美的,童真的视野与梦想是如此的不朽与永恒,它打破人类的限制,给人以心灵慰藉,为艺术开拓新的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