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没有另一个平行空间,一个想象中的世界,人生该有多么无趣。”
小魏的办公桌就像一个玩具库一样,放满了他用黏土捏的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动漫人物,有的有点眼熟,与宫崎峻名著里的角色有三分相像,有的相当眼生,就算是资深动漫迷也说不出它的出处,它们三五成群,依靠在某只巨大的茶杯边,或者骑坐在一只废弃的小花盆上,兴致盎然地端详着这个世界,“他们都是我的孩子,还没有在下一本剧集里诞生呢。”
画动漫是件极耗眼力的事,比耗费眼力更伤脑筋的事,是这项工作会在一周之内掏空你的想象力,特别是办公室里有一垛书墙,放了上千本动漫书;小魏收集的动漫剧集,装满十几个移动硬盘,看到前人的想象成果,凭你怎么心高气傲,也禁不住有“我生也晚”的沮丧;为了让想象力不断粮,动漫师的办公桌是不能用挡板隔成互不相扰的小世界的,他们在一个大仓库里办公,顶灯如秋千一样垂荡下来,靠近每个人的桌面,电脑椅和工作台都五颜六色,所有的人坐下来都面对面,而不是背靠背。办公室里还有一般公司绝无仅有的景观:到处放着健身器材,包括几个涂鸦滑板和一个室内篮球架;有个不动烟火的小厨房,里面老是萦绕着一股烘焙过度的咖啡焦香,既苦又涩。
反正,是生活和工作满当当搅在一起的场景,充满了二十多岁男孩子“我不怕消耗、也欢迎消耗”的想象激情。
加班是正常的,不加班是反常的。与之前的动漫创作不同,现在用电脑软件来画,虽然不再需要动漫画师把播放时一秒钟的场景变换,细细画上24幅,但却需要设计相当多的软件程序,把每个动漫人物的小动作都涵盖在里面,并通过这些个性化的动作,让动漫人物的性格更立体,更有说服力。动漫人物的眼睛形状,眼神从哪个方向出来,手应当以怎样的姿态接住一朵落花,背过身含泪离开时,肩膀的形状应当有怎样的变化,以及发型怎样被风吹动才惹人怜爱,都决定了出来的故事是否打动人,有着无穷的玄机。因此在创作的过程中,也伴随着寸步不让的争论。我看到,光是为创作出主人公的连身裤和靴子,小魏把市面上发行量最大的时尚杂志都买齐了;而为了画出主人公符合身份的旅行箱,小魏又到各家酒店的大堂里,把免费的酒店业杂志中,旅行箱的新款都拍下来。
“干我们这行,你得成为杂家。”小魏的神情,明显是骄傲多过烦恼。他坚持不讲幼稚的故事。动漫的观赏人群,如今从七八岁到三十岁都有;即使他创作的故事目标人群就是七八岁的小孩子,他也会把故事往深里画,往感情的细腻幽微处画,而不是往浅显处画。他的座右铭,就是《夏洛的网》一书的作者E·B·怀特先生的话:“凡是刻意去讲给小孩子听的故事都是不好的,小孩子糊弄不得,他们本是这世间最真诚、最敏感、最热情的读者,有着天生的鉴别能力。只要你把最好的呈现出来,无论是怎样的一种形式,他们都会接受。”
为了故事的精确与感人,动漫画师们磨到后半夜两三点钟是经常的事,以至于上海的老伯和老婆婆们,摸准了他们的起居规律,把深夜里提前开张的早饭摊开到了这条动漫公司云集的街上来,后半夜两点,小魏就带着两个小钢精锅出去几分钟,回来时,一个锅里装满了豆浆,另一个锅里装了油炸糍饭糕和萝卜丝饼。一看这阵势,小魏的同事兼师弟就说,头儿,看来今天不把男女主人公十五年后的相见画上七八稿,你是不会放过我们的。
本文来源:常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