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艺术,在水土里交融澎湃新闻

北京那个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90930/09073071708.shtml

陶,对于现代人来说,是一种再熟悉不过的东西。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随处可以找到陶的影子。种花草的花盆、煲靓汤的汤煲、品香茗的茶具……陶器都是实用又亲民的选择。不仅如此,制作精良的陶器更是可以传世的艺术品。而制造陶器的过程,如今也成为了热门的休闲活动——各种陶艺教室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开枝散叶,小到学龄前的孩子们,大到已经工作的都市白领,汇聚一堂学着“拉坯”、“刻花”、“施釉”,乐此不疲。

学做陶器的过程,用最质朴的语言来形容,或许就是“玩泥巴”。

在汉字里,“陶”字的“阝”(左耳刀)部,由“阜”字变化而来,其本义为土山。“陶”字本身就描述了陶器的制作过程——从土山上取黏土制作而成。陶器和瓷器一样,其本质就是泥土经过塑形和烧制之后而制成的。佛经中有着“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故事,陶器的生产过程也堪称另一种“浴火重生”。看起来普普通通的黏土,在经过火焰的洗礼之后,会变得更加坚硬而富有光泽,而且还会根据泥土成分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色泽,简直如同魔术一般神奇。

而这样的神奇,我们的祖先可能在距今2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已经体会过了。中国发现的最早的陶器踪迹是在江西仙人洞文化遗址中,它们如今只能呈现为非常粗糙的碎片,但已经可以看出人工制造的痕迹。全国各地都有不同时期出土的陶器踪迹,例如于安徽省潜山县的王河镇出土,距今多年的新石器时代遗留下薛家岗遗迹,就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包括鼎、豆、壶、罐、盆、碗、鬶、杯等,其中以枫叶形足釜形鼎,扁凹状、扁柱状鸭嘴形足罐形鼎,敛口、直口高柄豆,小口折腹壶,鸡冠耳鋬碗,喇叭口细高颈凿形足带把鬶等为典型代表。

在合肥市蜀山区,有一种传统古陶工艺的代表被保留了下来,它叫做庐州土陶。庐州土陶在制作工艺上完全遵循传统工艺流程,用龙窑烧制,擅长通过不同的泥土来达成复杂的成形效果。如今,庐州土陶的唯一传承人就在蜀山区,他的名字叫做李宏亮。他的父亲和爷爷都以制陶为生,家族从事这个行业可以上溯到清末民初时期。今年52岁的李宏亮,曾经做过舞台美术设计师,下过海经过商,但最后还是被这种“泥土的艺术”所折服,拾起了祖辈的旧业,“专业玩泥巴!”

李宏亮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88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