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能吃吗?
生活中,常听有人自嘲说:“穷得吃土”!
为什么要这样说?这句话有什么依据吗?土真的能吃吗?
土是地壳表面最主要的组成物质,是岩石圈表层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经受各种复杂的地质作用所形成的松软物质,也是人们最常见的一种物质。根据地质成因、形成时间、地点、环境、方式的不同,形成黄土、红土、黑土、淤泥等不同的类型。
其实,在自然界里,动物吃土的现象,不算什么新鲜事儿。
有很多人表示:曾见到过狗吃土。
在农村,牛舔墙、舔石头的现象也很常见。
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SabrinaKrief发现,黑猩猩在食用某种植物前后也会吃土。
科学家在凡尔斯山脉的雨林考察时,也曾发现成群的鹦鹉在啄食地上的泥土;
甚至,曾经有媒体报道:榆林有位女士有吃土的习惯,每年吃30多斤黄土块。
对于这些吃土的现象,一直以来科学界未有定论,只是有三种解释性猜想论述:
1.黏土会进入消化系统后吸附有害有毒物质、阻碍病原体入侵。
2.黏土可以提供一些营养物质。
3.食土是在极度饥饿时产生的一种反应。
直到今年10月25日,《自然-化学》发表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吃土能够调节肠道微生物组和治疗肠炎。
这项成果是由田博之、林艺良教授研究发现的,他们通过人工合成蒙脱土(天然土壤成分,俗称“观音土”)、淀粉颗粒和液态金属组成土壤仿生材料,据实验表明,这种由土壤组成的新材料能够提高微生物合成化学品的效率,还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失调,恢复肠道微生态。
根据最新研究可以看出,“穷得吃土”这句话并不是空穴来风,毫无依据,土可以吃,并且有一定的调节肠道的作用,吃土也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不过科学研究所说的土,并不是普通的土,而是加工过的土。看来只要掌握了一定的加工方式,自然界里到处都是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