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土动画里的友情,无关长相年龄,玛丽和

孩子脸上有白癜风 http://m.39.net/disease/a_6445776.html

提到黏土动画,相信大部分人的印象,都觉得这是小孩子爱看的东西。但事实上,一部完美的黏土电影,它的细节考究和剧情安排都非常的优秀。无论是大人小孩儿,都能够从这样的作品当中,感受到导演的满满诚意。而此类作品导演的特别好的导演,其中有一位叫做亚当艾瑞特,他的团队出了很多优秀的黏土系列作品。而《玛丽和马克思》,就因为精细的制作和感人的剧情,也俘获了许多观众的心,教会了我们如何去爱。

若你希望能够在茫茫人海中,找到能和自己最为投缘的挚友,那么就一定不要错过这一部电影。导演对于人物的情感的刻画,实在非常的细腻。故事中的两位主人公,一个是长相不大好看的内向女孩,一个是因为性格的古怪,总是被人视为另类的奇怪大人。因为一次意外,两个人成为了非常亲密的笔友,在信中抒发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以及对彼此的感情。当我们在看这个电影的过程当中,也能够了解到友情的最深处的模样。真正的友情是无关乎年龄和长相的,只需要我们去用心沟通。

电影中的玛丽,是一个生活不幸的小女孩,她的家庭环境也很糟糕,父母对她的关心也非常的少。她的头上有一个大大的胎记,这让她在别人面前总是抬不起头。但是在远方的陌生人面前,她却能够把一切写在信纸上给对方。年幼的玛丽对很多事情都非常的好奇奇,原本只是抱着试一试看的心态写了一封信,却没有想到这个素未谋面的人,居然真的回复她了。于是两个人的友情互动就正式开始了。这里的意外相遇告诉我们,友情的产生是很自然的一种缘分的产物。

剧照

但如果剧情仅仅是这么简单,那也无法看出友情的意义所在。虽然这两个人很投缘,但是时间长了之后,总是会有分歧出现的。马克思因为性格不适应社会的问题,所以一直被别人当做病人。但事实上,他也希望别人用正常的眼光去看待自己。但万万没有想到,长大之后的玛丽,居然用这位好朋友的事例写了一本有关精神疾病方面的书。看到书的马克思整个人都懵掉了,他没有想到这么多年来自己所认为的朋友,居然在心中也把自己当成一个不正常的人。

剧照

电影的矛盾和冲突在这一刻就正式爆发了,伤心欲绝的马克思和女孩分道扬镳,这一段维系了多年的,素未谋面的友情,就在马克思写的绝情信当中结束了。而收到信的玛丽,一开始也非常的生气,觉得自己没做错什么。这两个明明对对方非常在意的人,却因为这一件事情而僵持不下。导演安排在这里的这个冲突,也正是为了后来的一个精华的部分作铺垫。

剧照

我们都知道感情是不可强求的,然而现实中许多好好的情谊,都因为各种各样的误解就此决断。而玛丽就给了我们一个模板,告诉我们面对这样的情况该如何抉择。被绝交这件事情,让玛丽很是悲痛,一开始她是不冷静的,但是时间长了之后,她还是放不下马克思,慢慢的反思自己的行为,于是真诚的和自己的这个朋友道了歉。而马克思也表现得非常的爽快,在对方道歉之后,立马就与她和好了。

其实他们都无法放下彼此,只是在感情之中,需要有一个人做出让步,需要有一个人能够交出自己的真心。我们平时在和朋友交流的时候,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遇到分歧谁都不愿意妥协,但是一旦有人先做出了让步理解,就一定可以瞬间扭转僵局。面对我们在乎的人,不要在意这一点点的面子。像玛丽一样,勇敢的请求和好,这没什么大不了。

剧照

而全剧升华友情最感动人的地方,就是在末尾,玛丽背上行囊,准备前去看一看这个陪伴着自己长大的笔友。玛丽满怀期待,希望他们能够见到第一面,却没有想到马克思已经在家中去世了。他静静的坐在自己的沙发上,头向后仰去,玛丽顺着角度向上看去,天花板上都是这么多年来他们的通信。这是整个影片最为震撼人心的地方,两个人因为意外相识,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从未见面,却把真心交付。这就是友情最纯洁的地方,不会看你的长相,不会介意你我的年龄差。只要你真心待我,我亦坦诚对待。每一个对友情充满期待的人,都不要遗漏这部电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6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