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淅淅,润物无声。苍翠葱郁的小和山下,“生长”着一座砖红色建筑,与校内其他建筑群似一脉相承、别无二致。今天,亚组委有关工作人员对这座“藏”在留下街道浙江工业大学屏峰校区内的亚运板球场进行设施运维系统大检查。
满足国际赛事功能的板球场,中国就两个。也巧,另一个在广东工业大学校园内,是年广州亚运会板球比赛所用场地。站在整洁的看台上向球场望去,记者发现,一片绿茵茵的草坪中,有一块不易察觉的“矩形凹陷”。
黏土苦寻一年,测试了27份样本
从高空俯视,该赛场是个接近椭圆的不规则图形,与本该为圆形的标准赛场有明显差别。场地长轴米、短轴米,面积约为两个足球场大小,受校内可使用地块限制,只能在外形上有所牺牲。“对此,亚组委和亚洲板球理事会很谨慎,多次现场勘查后,最终认定符合赛事要求。”浙江工业大学建设处总工程师丁志浩说。
据了解,板球运动在印度、孟加拉等英联邦国家极受欢迎,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赛事经验。“对我们来说,免不了边造边摸索。”一名场馆运维人员说,“最难的就是那块‘凹陷’,赛场的核心——球道。”
这是一块12.5MX26.5M的矩形场地,投球和击球在该区域完成,对黏土有特殊要求。黏土率、有机质含量、土壤强度等方面均要满足标准。“土壤指标只能参考国际认证的标准,不好找。”丁志浩说,“为此,国家男子板球队主教练冯坚和国家女子板球队主教练葛涛都没少花力气,帮忙一起找土。”
投手投出的球先落在球道上,才有不同角度、力度的反弹,这意味着这块土地不仅要有硬度,还得有弹性。“黏土厚度达到了20公分,加上损耗,光球道至少需要立方米的土。”丁志浩告诉记者,群策群力一起找,花了一年多,共测试了27份黏土样本,最后江苏盐城某村的土最接近标准。
新问题紧随其后:土选好了,但在高硬度的黏土上种草不现实。一筹莫展下,亚洲板球理事会推荐有丰富板球场维护经验的专家实地勘察。“按要求把土分层压实,再铺种草皮,赛前推平后再压。”正因球道的草皮种得更晚,才出现了不易察觉的分层感。
幕墙像“俄罗斯方块”,一举三得优势多
站在草坪中央看场馆,镂空的红砖幕墙呼应青山,整座建筑像是山体顺势展开的一部分,融于“山水画卷”中。再把目光放远,它与边上的广知楼、语林楼、健行楼通体一色,配套登对。
“这里原是一片向日葵地,在年夏天后,才新建了这个场馆。”一名路过的学生告诉记者,“这个颜色是我们校园文化,叫‘工大红’。”
“工大红”源自砖红色的陶砖。但新建的场馆在继承中有创新,在承袭校园文化的同时融入了体育精神,表达出力量感。
据了解,不同于其他教学楼直接贴的红面砖,场馆采用“砖套钢管”的模式完成了镂空的“红砖幕墙”,就像堆“俄罗斯方块”一样。原来,场馆的主体结构为钢结构,幕墙所在位置杵着一根根焊接牢固的钢管。
根据外观效果,设计师先用计算机精准定位每块砖的坐标,再将专门定制的打孔陶砖层层叠加套入钢管,实现与小和山相互呼应的效果。而一般的幕墙,采用的是干挂工艺,在砖后通过螺栓固定卡住。“显然是我们的优势大,打孔可以减轻自重,镂空感也很美观。”丁志浩说,“最重要的是钢结构强度高,安全性大大增加。”
而整个场馆系不规则弧形,这副“钢筋铁骨”的打造也并非易事。所有钢材都是预制件,尺寸基本不同,按编号排序、生产。“安装的时候顺序不能错,施工时间是去年春夏之交,雨水多,给工人们造成不少困难。”丁志浩解释。
现下,悬挑的屋檐配合顺应板球场地的弧形,犹如展翅的雄鹰,蓄势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