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电影通灵男孩诺曼对于小朋友来说绝

往往越是神秘的事物,越能引起人们的好奇心。

“通灵”应该是影视作品中常见的元素了,特别是动画电影,动画角色的灵异能力一般都有某种程度的神秘性,神秘性是衡量动画角色通灵能力刻画得成功与否的根本特质。

《通灵男孩诺曼》由FOCUSFEATURES发行,制作风格和人们所熟悉的迪斯尼活泼流畅的风格完全不一致。影片描绘了一个天生具有阴阳眼且性格孤僻内向的男孩诺曼,有着与鬼魂交流的能力,喜好僵尸,但却一直被家人排斥。当所在的城镇因旧世纪的诅咒被僵尸、幽灵、女巫等包围的时候,他用自己的方法破解了诅咒。作为一部动画电影,确实不太适合大部分小朋友观看,电影中一惊一乍的场面还是挺多的……

电影的主角诺曼,一个可以看见死后灵魂的人,正因为这样的一份天赋,也决定了他不能和他人和平相处,甚至充满了被伤害,校园霸凌。这好像是所有成长中的孤僻少年、少女们都会面临的一个问题,也是电影中最常出现的剧情。影片中,诺曼的天赋是“通灵术”。

什么是通灵术?

“通灵术”是一种古老又神秘的巫术,又叫作招魂术。

这是一种建立阴阳两界联系,实现生者与死者沟通,达到招魂、占卜、驱邪的巫术,古典世界和古代中国都有类似的观念和风俗,也流传着丰富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通灵故事涉及各种人鬼交往的故事,包括梦境中的交往;通灵风俗则涉及占卜、招魂、附体、役鬼、驱鬼、净化和各种黑巫术等……

不过古老的通灵术并未随着科技的发展而消亡。在科技兴盛的19世纪,通灵术也曾风行一时,英国当代女作家A.S.拜厄特在其最具代表性的《占有》一书中,从当代视角对此现象予以了重构,再现了19世纪科学语境中的通灵术之争。

保护僵尸大行动

从古至今,人们对不了解的东西总是心怀敬畏,远古时代的雷和雨,上帝和魔鬼。而一旦这些被敬畏的存在会威胁到或者潜在的威胁到人类本身,敬畏则会变成恐惧,毁灭。在电影中,小男孩诺曼收藏着不计其数的鬼怪物品,从拖鞋到海报,从穿着到内心,他就是一个别人眼中的古怪男孩,因为他天生通灵,能够看到鬼。

可悲剧就在于此,通灵不是普通人拥有的天赋,只是因为独特,就被打上了怪咖的烙印。

歧视不只会引起霸凌,更多的是以各种形式存在于我们的社会中,例如猎巫。

猎巫行动始于12世纪,到16世纪为高峰期,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这种行为其实就是出于对巫术与未知的害怕,也就是一种集体性的恐惧。电影中诺曼所居住的小镇长久以来就一直消费猎巫的历史事件,所有的商店都是用这个主题装潢,就连学校公演的戏码也是“猎杀女巫”。

虽然整座城镇都搞得跟过万圣节一样,但是人们是不允许真实的女巫、鬼魂和僵尸出现在这个社会上的,所以片中小镇上的居民们纷纷拿起手中的武器攻击僵尸,宛如过去的猎物事件的翻版……小镇居民对诺曼的谴责,如同女巫审判中,法官对小女孩安姬的指控,而他们都被视为一切问题发生的罪魁祸首,是代罪羔羊。

导演让发生在两个不同时空,不同时间的事件相互呼应,也是为了反映出人性的不变。

片中,以诺曼为首的五个小孩挺身而出拯救世界,维护僵尸的反转,其实不难看出编剧的用心和电影的寓意,首先小孩子是单纯的象征,他们如同一张白纸一样没有被社会所侵蚀,不像大人容易以偏见或刻板印象去看待社会和世界,所以让小孩子来拯救大人也是很合理的安排。

再者说,这群小孩子从某个角度看,都是不被社会主流价值观认可的人,他们有的人太胖了,有的人品行不端,有的人是gay,那就更别提能看到鬼魂的诺曼了,所以他们的挺身而出也有了另一层意义,那就是反歧视,让社会从此改观。

人人生而独特,都有过人的天赋,都不应该受到负面的眼光和厌恶的欺凌,电影中颇有现实意义的,围观无知只懂暴动的群众。对于鬼魂赎罪的故事,就连鬼也能重新改错,为什么人不行?令人感动的是,影片最后危机解除,灾难消散,早已和人站在同一个战线的僵尸们也要沉睡了,丑陋的外表迎着风,褪去了腐朽的皮肤,恢复了生前的模样,最后再次化为青烟消散而去,人和鬼,虽然相隔天地两端,其实都是一样的,因为他们死前都是我们的亲人。

最后诺曼的父亲坐在沙发上,旁边是奶奶的鬼魂正在织毛衣,父亲问诺曼,奶奶是不是坐在他旁边,诺曼点了点头,全家人就这样围坐在电视机前看了一部鬼片,很温馨。

其实那些我们曾经爱过的人,并没有走远。

定格下的黏土动画

一个很简单的童话,但是寓意却不简单,除了不简单的剧情,这部电影的制作也非常不容易,大家都知道《通灵男孩诺曼》是部很有诚意的粘土3D动画,不是每个人都能体会粘土动画制作过程的艰辛,更何况是做成电影。

黏土动画是一种特殊的影视动画,它并不同于传统的手工绘画,它是具有立体性和实体性的,是一种集中了文学、绘画、音乐、摄影、电影等多种艺术特征为一体的综合艺术表现。黏土动画与电影的表象手法也是如出一辙的,不过《通灵男孩诺曼》的人偶制作并未基于传统的粘土等材质,而是基于Maya和Zbrush中的设计模型利用3D打印机一次成型完成,人物表情变化则依靠“换脸”来进行。

这又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影片一共有62个角色,制作团队共制作了个人偶以应对角色的不同装束,而用于“换脸”的面部拼片就多达片,仅仅是主角诺曼就有28个不同的人偶模型和超过片的面部拼片,一次面部拼片的三维打印需要十个步骤,打印完成后还需要5-6个小时来进行清理和上色,可见《通灵男孩诺曼》这部电影拍摄有多么的费时费力了。

喜欢哥特范和定格动画的人真的不容错过,通灵玄妙、僵尸惊悚是假,启迪心灵、教化众生是真。相信很多人对粘土+定格都没有抵抗力。

文原创,图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67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