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孩子的学校的学习状态?一个很简单的方法推荐家长们试试看。
如果家里有超轻黏土或者橡皮泥等软泥类玩具,拿出来,告诉孩子要跟他一起做个游戏,游戏就是用黏土做一个小造型,你来给他的作品打分。
这个造型可以是小动物、植物、房子等等孩子们接触过的熟悉事物,可以稍微有点难度,但要符合孩子这年龄阶段的动手能力。
观察孩子,学习状态不太好的可能会心不在焉,迟迟不动手,或者干脆说自己做不了;反之,学习状态好的孩子会很快进入兴奋状态,简单思考之后开始揉揉捏捏,做得不好也没关系,会自己想方设法重做或者改进,甚至会把你主动提出的“帮助”视为“打扰”。
因为不同情况下孩子们状态不同,这个小实验并不是绝对的,但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问题。
家长们在给孩子辅导作业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孩子写错,不是因为不会,而是因为马虎,很多家长遇到类似情况,就会提醒孩子,认真点、专注点。
当我们看到孩子学习不在状态时,总是希望孩子能提高专注力,进而投入进去,把一件事做好。但对于如何提升专注力,家长们要做的可不只是口头说说这么简单。
专注力有两个特点:
孩子们的专注力是根据年龄的增长不断提升的。
优秀的专注力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得到提升。通过表格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在每个阶段的专注力都有高、低的数值,经过一定的训练,可以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现在的小学课堂,一节课40分钟,老师讲授知识点的时间一般在20—30分钟,孩子可以维持多久的专注力,对于学习成绩有非常大的影响。
如何帮助孩子提升专注力,家长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以下几点:
尽量不要打断孩子举个非常常见的例子,孩子两三岁时,语言表达能力有限,说话可能会有磕巴、颠倒语序等现象,大部分家长在遇到这种情况时不是耐心地等孩子说完,而是立马纠正或者批评,这种“打断”就会影响到孩子专注力的自我提升。
让孩子体会成功的快乐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曾提出的一个概念——习得性无助,是指一个人长期或反复经历挫折和失败后,面临问题时会产生无能为力的心理。
家长们要做的就是尽量避免孩子产生这种情绪。遇到特别难的问题,当孩子想要放弃时,应该鼓励孩子寻找方法,解决问题。
例如,孩子算6+6=12时,不会算想要放弃,家长可以采用引导鼓励的方式,让孩子先回答简单的5+5=10,再引导孩子回答5+6=11,最后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推理,得到6+6=12的答案,这不仅可以训练孩子的思维过程,也能让孩子体会到解决问题带来的愉悦情绪,增加对自身的认可和自信。
不要催促孩子很多时候,我们应该要求孩子做事“质量”多过“效率”,俗话说欲速则不达,家长们也应该明白这个道理,常催孩子做什么都要“快一点”,容易给孩子养成效率高于质量的习惯,在较短的时间内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来练习,比起在长时间内只投入70%的努力来练习,效果更好。
除了这些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家长们还可以通过游戏或者简单的玩具对孩子进行专注力的训练。
选择一款手工类益智玩具,例如罗弗巧乐卡超轻黏土,让孩子每天坚持做黏土造型,巧乐卡一卡一盒一造型,包装背面就有图片教程,家长可以完全放手,让孩子在教程的指引下独立练习,黏土手工有趣又容易每天坚持,经过一段时间的联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专注力都有显著提升。
如果家里有超轻黏土或者橡皮泥等软泥类玩具,拿出来,告诉孩子要跟他一起做个游戏,游戏就是用黏土做一个小造型,你来给他的作品打分。除了这些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家长们还可以通过游戏或者简单的玩具对孩子进行专注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