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歌年10月出生于望都县固店村,年高中毕业后,到保定某技校学习平面设计,之后在青岛某广告公司做平面设计工作5年,之后回到老家,结婚生女,过着相夫教子的生活。
年的一天,王瑞歌在考驾照练车的过程中,偶遇望都的民间艺人、望都巧娘左林静,当时,左林静刚刚结束了她制卖糖人的生意,开始研发捏制黏土作品,当她了解左林静的职业后,骨子里对艺术的热爱吸引她走进了左林静的工作室,并成为左林静老师的第一位弟子,秉承着对手工艺术的热爱,这一捏就是六年了。王瑞歌已经熟练了黏土手工的各种技巧,随便看到一个实物就能信手拈来,后来,她开始代替师父接受社会上的邀请展示技艺,比如到青少年宫面对面教孩子制作手工,为企业的庆典活动现场助兴,得到了一致的好评。
王瑞歌女儿用黏土和薯片罐捏制的笔筒
王瑞歌在教孩子制作黏土作品
王瑞歌的爱人在北京工作,自己照顾两个女儿的学习和生活,是这份黏土制作手艺让她实现了照顾孩子和赚钱养家两不误,而且,她做的还是自己热爱的工作。通常,在孩子们打开作业本的时候,她也就开始安静的和黏土对话了,这份专注和执着也渐渐影响到了孩子们,功课之余,陪伴孩子们更多的不是手机,而是黏土。9岁的大女儿已经嫣然成为一个制作高手,她不仅模仿妈妈的作品,更加自己创意制作更多,并能给每个作品背后赋予一个美丽的故事,她的手工作品经常被拿到各个班级巡展,她也因此成为全校有名的能工巧匠,这大大的增强了孩子们的自信心和探索精神,她们仿佛看到了小小黏土里面大大的世界。受两个孩子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开始喜欢上了黏土手工,每到休息日,王瑞歌的家里总是挤满了女儿的同学朋友们,而王瑞歌和两个女儿总是不厌其烦的教给她们手工的技巧,并鼓励大家亲自制作更多自己的作品。黏土手工制作本身就是一种疗愈,它能够让人在繁杂的事物中沉静下来,定静生慧,激发潜能,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人在这份安静中吸收到的东西可以终身受益。
王瑞歌专心学习新方法
熟于心,用于行,此时,拥有一技之长的王瑞歌已经开始协助师父创作新的作品,并且手把手带徒弟,让更多的人在这份手工制作中实现财富、精神双自由,而她自己,在守护这份手艺的同时也实现了传承。用她自己的话说“小小黏土中有无比大的世界,你永远探索不尽,我相信这份手艺会在一直传承下去,去成就更多的人”!
推荐:望都县妇联
原标题:《王瑞歌:80后“巧娘”传承黏土手工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