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科技话题绿色材料富锂巨星植物抗病

1

我国科学家仿贝壳研制出“超强韧”绿色材料

塑料制品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但难以降解的塑料垃圾会对生态形成不利影响。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受天然贝壳启发研制出一种新型薄膜材料,在强度、韧性、透光性等方面表现出远超传统塑料的力学与光学性能,埋进土壤中约两个月即可无污染降解,有望成为柔性电子器件等领域的理想材料。

贝壳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天然材料,由“砖—泥”结构一层层“砌墙”而成。近期,俞书宏院士团队利用纳米黏土片和细菌纤维素两种天然组分,成功构筑了“砖—纤维”的仿贝壳层状结构,采用气溶胶辅助的生物合成法,研制出一种高性能复合薄膜材料。

——新华网

2

中国天文学家主导破获宇宙“大案”:锁定富锂巨星真身

▲恒星演化示意图。(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国际科研团队供图)

北京时间10月6日凌晨,中国、日本、法国、荷兰、美国、澳大利亚、丹麦等国科研人员合作完成的关于富锂巨星真实身份的重要天文研究成果论文,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发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赵刚研究员、施建荣研究员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中科院国家天文台闫宏亮副研究员与周渝涛博士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

该国际科研团队借助中国郭守敬望远镜(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英文缩写LAMOST)巡天数据和美国开普勒(Kepler)太空望远镜的星震数据,以及日本昴星团望远镜、中国丽江观测站2.4米和1.8米望远镜等,通过采集大量富锂巨星的光谱及震动数据,研究得出与传统观点截然不同的结论。这一发现挑战了传统的恒星演化理论,对最终解开锂元素起源之谜至关重要。

——中国新闻网

3

探寻植物抗病之路:我国细胞膜信息传递研究获重大发现

▲病毒和细菌的效应蛋白挟持植物中一条细胞膜到叶绿体的抗病信号途径,以抑制植物免疫。(资料图片)

日前,我国传来好消息,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研究团队,揭示了一条连接细胞膜和叶绿体的重要信号传递途径,相关成果已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细胞》上。

该研究揭示了一些植物蛋白如何与细胞膜相关联,并在感知病原体存在时,它们如何从细胞膜转移至叶绿体内部,“警告”叶绿体有威胁存在。紧接着,叶绿体通过“逆行信号传递”过程,将这些信息传递至细胞核,从而调节抗病基因表达,激活防御以对抗入侵者。该途径是植物细胞将危险信号从外界传递到叶绿体的策略之一,能快速、及时、准确整合信号并产生适当的下游响应。

——《经济日报》

4

新图像展现船底座星云恒星诞生的非凡景象

据外媒报道,恒星诞生的过程与气体和尘埃有关,但它也是一场视觉盛宴。来自智利双子座南望远镜的一张新图像,将船底座星云(也称卡利纳星云)的恒星“育婴室”展现在令人震惊的焦点上。天文学家们正在寻找船底座星云来了解更多关于恒星形成的信息。近日发布的图片显示了星云边缘的西墙中发光气体和尘埃的复杂“共舞”。

获得这一非凡图像的秘诀是望远镜的自适应光学系统。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NoirLab在周一的一份声明中说:自适应光学技术可以补偿地球大气中湍流的影响,以产生针锋相对的图像,与太空望远镜的图像相当。NoirLab负责运营双子座天文台。

——环球网

5

最亮时相当于50亿个太阳!NASA发布深空超新星影像

▲超新星SNgv从光芒万丈转趋黯淡的影像。截自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1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