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有没有发现,随着近几年教育体制不断改革升级,从考试和学校教育就能看出来,我国的基础教育越来越考验学生的知识面。考生在答题时,需要不断地理解、发散逻辑思维,对选项作出判断。
而这一过程中,知识面越广的学生,面对灵活的考题便越从容,从而轻松的学到知识,沉稳的应对考试,进而对学习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打开对问题思考的大门。
如果家长希望孩子爱学习,有一双发现新奇、有趣的眼睛,以及拓宽知识面,那这就需要从小积累,发掘孩子们的求知欲。
好奇心又是求知欲的源泉。好奇心也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所以当代青少年,应当尽量满足好奇心、保持求知欲、拓展知识面。
在所有的图书里面,百科全书是最具有结构性思维的,当孩子学会了阅读和使用百科全书,那么他就能掌握读书的逻辑,越来越爱读书,会读书,从书籍中获取越来越多的智慧。
今天要说的这一本百科全书,内容包罗万象,又不缺乏细节,一本颜值很高的人类社会说明书!
这样一本书,覆盖了门类广博的知识,内容丰富,配图也是精彩有看头,能让孩子读下来收获满满。下面就逐一和大家聊聊这本书的细节。
给孩子的全景百科社会篇
海量图文让孩子们成为“行走的小百科”拿到书的第一感觉——好厚,好沉的一本书!页的特大容量,余张精美插图,个超有料主题,内容几乎是涵盖了孩子们普遍感兴趣的话题,这是一本堪称“强悍”的全新大百科全书。精美绝伦的图片、妙趣横生的语言、五花八门的类目,介绍了古今中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衣食住行,到娱乐庆典,再到历史文化,可谓包罗万象。这本书是由西班牙著名Sol90公司出版,在内容安排上,颇有拉丁国家的特色。
《给孩子的全景百科》(社会篇)
图文并茂
超清酷炫图片是本书的一大特色!小朋友打开科学的大门,一定要图文并茂的理解,如果只是单一的文字,反而会让他们枯燥。图文并茂的排版方式,直观地展示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社会生活场景,从而让小读者们在畅游书中图片的过程中开拓眼界、学到知识。本书的图片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3D渲染图,这类图体现了本书的“硬核”的一面。大量3D视角、色彩华丽的渲染图,赋予了枯燥的知识以栩栩如生的质感。在第-页,3D渲染图占据了这一对开页的大部分面积,横跨河道的桥梁,全由石料砌成,桥上建有华丽的拱廊,体现了地中海贸易带给这座水城的富庶。
(图:《给孩子的全景百科》(社会篇))
在“服饰”章中,3D渲染图展示了不同时期、不同国度的服饰。比如第-页,展示了18世纪新古典主义和洛可可风格的夸张的女性服饰。而-页则展示了清朝的旗装和朝鲜的韩服。
(图:《给孩子的全景百科》(社会篇))
另外,该书还采用了大量照片和画像。比如“食物”章中,就用了大量彩色图片来呈现各种饮食,令人垂涎欲滴。西班牙的传统饮食是典型的“地中海饮食”,这种饮食习惯十分健康,受到营养学家的推崇。
(图:《给孩子的全景百科》(社会篇))
在“服饰”、“职业”篇中,使用了不少历史照片和画像来展示人物形象。像第页,展示了不同历史时期贵族的华贵面料和衣衫款式。在“商贸”章中,还有不少展示商贸路线的地图,展示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
(图:《给孩子的全景百科》(社会篇))
3D渲染图、照片、地图,多种形式的图片在本书中融为有机的整体。使得整体相得益彰,图文并茂,给孩子带来不一样的阅读感受。
深入浅出,秒懂百科
专业人士大概都知道——最难编的书,大概就是给青少年的科普书了。文字的表述既要准确又要简洁,同时表达还要通俗易懂,否则解释的太难懂孩子肯定读不下去的。
在“娱乐与庆典”一章中,本书回溯了庆典的历史——纪念神灵,无论是古埃及还是古希腊,游行、庆典、戏剧,最早都起源于祭祀。其后又展示了古罗马的角斗场,世界各地的宗教节日、戏剧、体育、舞会、狂欢、斗牛、马戏、舞蹈……等等娱乐活动。标注了时间线,让我们更好的了解知识!
(图:《给孩子的全景百科》(社会篇))
在“食物”章中,首先讲述了人类获取食物的历史,各种饮食的取材与制作,比如面包、橄榄、葡萄酒。不同时期的烹饪方式、宴会形式。书中就讲到,古罗马葡萄酒的酿造始于葡萄收货后立刻开始的对葡萄的踩踏。葡萄汁必须粗存在一个半掩埋大型黏土容器中,在那里实现发酵。随后,葡萄酒被取出并灌入双耳细颈小底品种进行分装。甜白葡萄酒是古罗马最受欢迎的葡萄酒,因为酒精浓度较高,所以需要用水稀释后饮用。
哥伦布等欧洲航海家到达美洲后,开启了新旧大陆的物质大交换,给亚欧大陆带来了新的作物与食材,比如玉米、番茄、蚕豆、花生、土豆、南瓜、甘薯、辣椒……这些食材在明清时期先后传入中国,极大地提升了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是当时中国人口爆炸的重要因素。到了现代,许多食材的培育与加工都已经实现了工业化,比如肉类,从育肥到屠宰,再到冷链运输,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已经十分成熟。现在,我们的饮食注重荤素搭配,那么,古代的食用肉类又有什么特点呢?《礼记·王制》中提到,“天子社稷皆太牢,诸侯社稷皆少牢”,就是说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猪)三牲全备为“太牢”,而少牢则只有羊和豕(猪)。为什么没有牛呢?因为牛是主要的农耕劳力,一头耕牛能抵十个精壮男子的劳动力,这就注定了牛在家畜里“至高无上”的地位。可见,牛是最尊贵的祭品,只有天子才能使用。秦汉时期主要以羊、猪、狗、鸡和一些野味为主要的肉食来源。可以说直到20世纪,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和思想观念的转变,牛肉才得以正式被端上餐桌,供人食用。
在“职业”章中,该书讲述了早期人类社会分工的形成,比如最早的社会分工是伴随着人类的定居而出现的。随着人类迈入文明时代,还诞生了专门的书写职业。
细节满满,让学习不再枯燥
这部书不仅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展示了许多有趣的历史细节,让学习历史不再枯燥。比如在“食物”章中讲到,巧克力的发现!我们都尝过巧克力香甜醇厚,可是在巧克力作为固体形态出现之前,是一种饮料,前哥伦布时期的中美洲人,通过将可可糊与水和香草混合来制造一能量饮料,到了19世纪,随着一种新型液压机的出现,巧克力才得以凝固,以糖果的形式成片剂销售。
在“服饰”章中,回顾了人类服饰的历史,从遮体御寒,到标识身份,再到体现个性、审美趣味,服饰走过了漫长的历史,留下了无限华彩。这部书中的资料,忠实还原了历史原貌。
(图:《给孩子的全景百科》(社会篇))
这么高的品质,无论是给自家孩子读、收藏或是送人,都是非常超值的。7岁以上的孩子都可以独立阅读的,有了这本书,再也不用查着度娘给孩子解释这个千奇百怪的大千世界了。喜欢的妈妈赶紧行动吧~
阅读这样一部全景百科,不仅开拓眼界,而且能够发现生活的乐趣,培养乐观向上的人生观,而且有利于孩子的人生与职业规划。
《给孩子的全景百科:社会篇》
作者:Sol90公司(EditorialSol90)
这是一本给孩子看的全景百科图书,包括娱乐与庆典、食物、服饰、商贸和职业等方面的内容。从节日庆祝、体育运动的多样性、社会功能到饮食的地域习俗、制作工艺;从服饰的材质技术、设计美学到职业的原始需求、职业特点以及商贸活动和契约精神,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它们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及社会文化的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