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爷爷的住所变迁
程爷爷出生在年,村里面的某个平房四合院住着4户人家,在那个战争年代,能活着就是幸事。程爷爷在7岁的时候见过日本人(鬼子),当时老皇进村,自己被抢走过一只鸡。
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不论日子多么艰难,日本鬼子被打跑了,新中国成立了。再然后,打土豪,分田地,农民翻了身。在那个年代,对于居住人们没有选择。村里的四合院依然住着4户人家,日子还是困难。“吃得饱,穿得暖”是唯一的期盼。
经过这些年的修缮,平房四合院的主建筑材料是“土坯”和“房梁”。
土坯:农村也叫胡脊,每块20-30斤,黏土和泥,加入麦秸,压成方块。
房梁:主要是粗大的树木主干。
老房子塌了,所以网上照了一张图片年,农村开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生产力。经过10多年的发展,叠加科技的进步,“吃得饱,穿得暖”基本上得到了解决。
程叔叔出生于年,基本上经历了整个“文革”时代。年,这年程叔叔23周岁,要结婚了。不愿和程爷爷一起挤在这个四合院里,于是这一年,在四合院的近处,修建了3间平房。共2层,楼上是阁楼,主要用于储物。楼下是居住区,1间是卧室,另外两间是大厅。过了3年,小程出生了。
这套房子的主要建筑材料是“砖块”和“梁”。
村里的老房子年,这个时候我国已经加入了《世贸组织》4年,国家正在筹划将在年举办的“北京奥运会”。这几年,村里进入了“建房时代”,很多家庭都在购买宅基地,建造自己的房屋。程叔叔也不例外,购买了一块宅基地建房,这是留给小程的。
从这一年开始,四合院里的老人(程爷爷这一代)逐渐离世,那个农村四合院逐渐分散,大家都陆陆续续搬到新建的房子里,这一年程爷爷69周岁。
新建房子的主要建筑材料是“砖块”和“水泥板”,还有一定的钢筋。村里的房子以3层的小洋楼为主,楼上可以储存粮食,也可以装修住人。随着时代的发展,后续,大家也为房子外贴上了瓷砖等等。
村里面的新房子水泥板及至今天,村里程爷爷这一代的老人没有太多的在世者,程叔叔也50多岁,开始走向花甲之年,小程成为这个时代的主力军。平常的时间,村里已经没有几个人,大家陆陆续续搬离村子,进入城市生活,村里只有春节的时候热闹一点。
这个时候,村里人居住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城市。房子的主要建筑材料是钢筋混凝土,很少有人在自建房子住。
70年的之后的思考
新中国70年,房产70年,很多人走完了一生,很多人刚刚开始。在“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没有权利谈“居住”。生活越来越好,居住水平越来越高,由最初的四合院平房到今天的钢筋混凝土高楼大厦,房子越来越高,越来越安全。你我的距离越来越远,交流却越来越方便。
过去,程爷爷,一生只有一次职业。程叔叔尽管在农村,也通过自己完成了两次置业。如果加上为小程的考虑,在城镇购买的房子,就是第三次置业。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住房的消费也越来越频繁,置业(置换)次数在增加。没有十全十美的房子,也没有一步到位的房子,房子置换会成为未来住宅的主流。
城镇化的发展,农村的人口越来越少,未来的空村(鬼村)可以预见。农村的房子几乎没有变现的可能,只是一堆沙子和石头。小的城镇、县城会步农村的后尘。大城市和城市圈会是必然。
不论社会如何发展,在可以发展、社会持续进步的今天。对于吃、穿、住得到基本解决的,生活越来越好的我们来说,追求更好的居住是必然的。更好的居住条件依然是未来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