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期的农业推广,用科学方法来改进农业

根治白癜风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566445.html

南京政府时期的农业推广,其目的在用科学方法和完善的制度来改进农业生产方法,增高农民技能,改善农村组织与农民生活,普及农业科学知识,促进农村合作。为此,山西省政府采取多种方法循序渐进地进行马铃薯推广工作。

一、马铃薯在山西的推广

其一,举办农业展览会。农桑总局为展览各县分局及女子蚕桑传习所之农桑成绩物品曾举办展览大会。如年2月21日举办的展览大会,会期三日。该展览大会还为观众游览而设立了各种陈列室,展出中外作物良种,如美国之向日棉、玉蜀黍、改良玉米、蓝玉米等,其中即有传习所农民所制的马铃薯淀粉。

其二,通过宣传来劝导农民进行种籽交换。种籽交换能快速增进农民作物的产量,民国初年山西省实业厅曾厘订办法印发布告及特产种籽一览表通令各县颁行,不过因为社会变迁,相关条文多已不能适用。年,山西省为之改进方法继续推行,并且将原有种籽交换办法进行详加修订,并印发白话布告及特产种籽一览表予以推行:一面定期召开村长会议将种籽交换利益详细说明,副村长转告人民于每年夏秋两季收获时注意选择优良种籽储备他人购买;一面转饬实业人员及各区长遵照该办法并参酌地方农民习俗,另拟简易交换办法劝告人民执行,并将布告粘贴通衢大道,晓谕民众参阅遵行。

其三,设立农业推广机构专司其责。年,山西省府颁令各学校成立农业推广部,规定由各校教职员和学生共同组成,推广部设研究股、宣传股、指导股、教育股,每股股主任一人,按事务之繁简,酌股干事若干人。不过,当时经费落实不力,地方也无此项预算,推广成效不明显,所做者也就是选优良种籽种苗分给人民,并赠送农事月刊两册而已。为具体落实是项工作,其业务分为研究股职掌,负责研究农林牧畜蚕桑暨一切副业等改良事项和关于土壤肥料农产品等化验事项;宣传股职掌负责直接或间接举办各种农业展览比赛讨论联观等会组织农林团体及其他关于农林业指导及提倡事项,编印农业浅说报告及他种定期不定期刊物并实施农业调查编制农业统计;指导股职掌负责提倡并扶助合作社之组织及改良,提倡并扶助乡村社会改良事业,提倡并扶助垦荒造林、耕地整理、水旱防治、病虫害防除方法暨种籽交换事项;教育股职掌负责推行农林试验场农业学校之成绩,为增进农民知识及技能得举办农林讲习所夜校函授科答复函询巡回讲演并提倡扶助乡村公共书报阅览及其他增进知识及技能事项。

其四,建立试验区与特约农田。年为辅助试验场地亩不足并示范作物栽培方法,山西省开始设置试验区及特约农田,由试验区与农民订立合同,发给农民优良种籽,从事栽培,根据合同农民受试验场之指导,由试验场酌量辅助肥料及人工等费,等到种籽收获后,试验场尽数收买。关于试验区与特约农田的区别,凡在试验场附近能直接指导者为试验区,距离较远者为特约农田,由各县建设人员代为指导特约农田的种作。每年农作物收获后,试验区择地举行农业展览会、比赛会,以资观摩并促进马铃薯方法之改良与增产。另外,山西省府建设厅于每年春耕时,参照各县土壤、气候、农田亩数及粮食需要情形,规定各县应种粮食及其数量,推广种植含淀粉多的马铃薯以实现粮食增产,并要求各地从六个方面予以推进:(1)由县村行政人员将扩大种植马铃薯之意义与保存、食用方法,向人民彻底说明;(2)各机关部队团体均须经常食用马铃薯,以资节约食粮;(3)指导人民正确保存马铃薯;(4)规定人员婚丧大事之食品中,必须有马铃薯;(5)田赋食粮改征马铃薯;(6)由各县政府,按各村土壤情况,规定马铃薯种植亩数,以期普遍食用。严令禁种烟叶、瓜果类等非生活必需之作物。

提倡以来,各县人民尚能普遍种植,节省粮食为数不少。随着山西对马铃薯引种时间的延长、推广面扩大以及人们种植技术的提升,马铃薯种植得以迅速发展,并呈现出区域性的差异性。马铃薯在山西最为适合的种植区域当为忻州地区,除板结和砂石土壤较多的神池、岢岚两县之外,其他各县所种植的马铃薯产量均不低,尤其是轻质土壤的五寨和滹沱河沿岸的定襄、代县,其产量多在斤以上,这些数据大抵与当代种植所得相当。

二、改良马铃薯种植技术

其一,使用肥料。肥料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因素,事关农作物丰产高产。早在年,阎锡山曾派人赴日本学习农村知识和化肥的制造和使用技术,并从国外引进少量硫酸铵和磷肥和杀虫农药等。不过山西地处内陆,远离沿海口岸,购买西方先进肥料甚为不便。山西省农矿厅决定因陋就简,于年因陋就简推广农家肥技术,即利用人粪尿、厩肥、堆肥、草木灰、烧土等制作肥料,并编印此种改良肥料方法分发各县转发各乡村暨国民学校,由村长副国民教员为农民详细讲演,并督饬各实业人员每遇下乡时顺便切实劝导。

其二,防治马铃薯病虫害。马铃薯环腐病、黑茎病、晚疫病、退化病对其产量、稳定种性影响很大。环腐病使马铃薯植株矮小、皱缩、块茎小而易烂。防治方法是引种、换种、推广抗病品种控制病害,亦可晚播留种,经药剂处理薯种。另外,马铃薯上面一块一块高起的厚皮如同结痂一般,是病菌所致的疮痂病,这种病菌能存活在土壤里,所以凡是用有病的马铃薯作种或是在有此病菌的土壤种植马铃薯,其结果,所产马铃薯十之八九有病———发育不全,小而畸形,外面有很厚的疮痂或是凹孔,不好看且不合用。疮痂病不仅减少马铃薯产量,而且有损品质。防除疮痂病的办法有:(1)选无病的马铃薯作种;(2)轮栽法;(3)选无疮痂病的土地;(4)稍用些石灰炭作肥料等等。

但最有效的方法是对马铃薯种子进行消毒,当时的消毒方法有:(1)福尔马林浸种法;(2)热福尔马林浸种法;(3)昇汞浸种法。并提醒农人若是自己进行马铃薯消毒,建议用冷福尔马林;若是政府机关或学校去推广要以用热福尔马林或用昇汞为最宜。

其三,改良栽培法。民国时期,山西民众在其种作当中,通常习惯将马铃薯与谷子、高粱等轮种,如平川地区倒茬形式有:糜谷———马铃薯———莜麦———蚕豆———糜谷;蚕豆———莜麦———马铃薯———谷子;丘陵地区执行马铃薯———糜谷———马铃薯,豆类———莜麦———胡麻———豆类,小麦———小麦———马铃薯———谷子———小麦。轮息荒地为息荒三年,连种三年,莜麦———马铃薯———胡麻,山地区是马铃薯———莜麦———胡麻———马铃薯;蚕豆———莜麦———胡麻———小麦;芥菜———莜麦———马铃薯———芥菜。农机推广机构为之劝导民众改进耕地方法和播种技术。

倡导民众:(1)秋后深耕一次,临近种植时将粪撒于地面,再深耕一次,也可以在犁地时同时撒入犁沟。(2)注重种植节气,夏马铃薯在清明前后,秋马铃薯在立夏节前后。(3)播种时选择肥大无伤之根,用利刃顺芽眼削开,一颗可削三四片。削下以后,拌上草木灰,放于通风干燥之地,经三五天稍干,再行播种。(4)播种方法,随犁点入犁沟,再将肥料撒于种片之上,耙耱平坦。(5)种子量方面,每亩田种约七八十斤至一百斤。(6)锄草方面,苗长二三寸时,除草一次。长至一尺上下时,再除草一次,拥土埋根。(7)收获时间,夏薯在立秋前后至处暑节,秋薯在秋分节至寒露节前后。收获时,用铁锹由土中挖出块根,用手摘下,藏于地窖,上覆干土,以防水气散发。

最后,改良土壤。马铃薯适应于寒冷干燥之气候,故晋北一带适宜种植马铃薯,尤其适宜砂粘土或腐殖质土,但雁门关一带砂砾尤多,不适宜马铃薯种植,为此须用“客土法”改良土壤———将他处粘土或腐殖质土混入砂砾土中,矫正本地土壤的属性。若本地土壤是粘土者,建议将表土深翻一次,使土壤上下混和,变成砂质黏土以便马铃薯栽培。此外,可多施用有机质肥料,如加入少量熟石灰,防止土质变成酸性,此举既能使砂砾变为细土,且能增加砂土之养料。并提倡近河之地多浇灌泥水,让水内所含之细土与养料渗入地中。

结语

通过土壤改良,所种马铃薯不仅收成良好,其块根的淀粉含量亦多,达到了优质高产的目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2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