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头佛’其实是可以单独表演的项目,每个套路都有固定的动作,无须配合醒狮,自成一家。玩全套大头佛需八个人同时上场,并配合独有的佛鼓。传统的“大头佛”有四个套路……”被业界喻为“大头佛痴”的番禺区新桥村新桥小学英语老师苏锐锋,近日他在番禺中学附属学校进行番禺区骨干教师培训时,他作了题为《BigHeadBuddh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头佛的英语主题阅读课例展示,向现场的师生们绘声绘色地分享了大头佛这项非遗民间艺术的精髓和魅力。记者日前亦亲赴有着年历史的老校——新桥小学(前身为九成书院),切身感受到这名乡村英语老师非一般的“大头佛情结”。
主动请缨出任大头佛社团“带头大哥”
在新桥小学校园内的九成书院,记者见到正在引导学生进行纸扑大头佛制作的苏锐锋,只见他全神贯注,事无巨细地指点学校大头佛社团的学生社员们进行彩绘,边讲解边示范。新桥小学的老师们都对苏锐锋赞不绝口,说他不仅尽职尽责做好本职英语教学工作,而且在引导学生学习非遗、爱上非遗的工作中付出了不少汗水和心血。
谈到为何会情系大头佛这项非遗民间艺术时,苏锐锋告诉记者,新桥村是非遗大头佛的传承基地,新桥小学也于年由区级非遗大头佛传承人周珠仔师傅带领学生习练大头佛表演套路。但因周珠仔师傅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加之套路表演学生大都已毕业,一时间大头佛的传承青黄不接。为了避免非遗技艺失传,也为了进一步提升大头佛文化的推广空间,去年秋季,新桥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麦维根提出:迅速寻觅大头佛套路传承教练,除表演套路外,开展形式多样的相关手工艺制作,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发展学校办学特色。为此,苏锐锋主动请缨组建了学校大头佛社团,组织40余名品学兼优的学生担任社员,分表演类与手工艺制作类。出于对非遗大头佛文化的探知欲望与肩负落实非遗传承使命,苏锐锋成为了该项目的主要负责人,推动大头佛社团建设方案的落地实施。苏锐锋就这样开始了他的跨界玩转大头佛的生涯,这也为他发展融合课程打开了思路。
变废为宝研发出匠心独运的大头佛工艺作品
作为学校教导处负责人,苏锐锋肩负起校园社团设置以及对成效监控的责任。在他看来,套路表演传承人易得,可手工艺制作探究之路坎坷,既无前车之鉴,学校也无擅长该项目手工艺制作教师。正当为难之际,一窍不通的他毅然通过多渠道了解大头佛文化,理清纸扑大头佛相关制作工序,设计大头佛模具并投身于各类大头佛手工艺制作的探究中。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打击,一次次的反思,一次次的改进,终于在1年12月初见成效,首批大头佛手工艺作品问世。
苏锐锋告诉记者,与广东其他兄弟学校非遗大头佛传承方式相比,新桥小学与众不同之处在于除了套路表演,还增加了手工艺制作。非遗大头佛手工艺制作属于文创项目,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强化课后个性化课程培训,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学校将大头佛手工艺制作融合到美术、综合实践与劳动学科中,在各个年级设置了不同的手工艺课,例如超轻黏土浮雕与立体大头佛作品、陶泥浮雕与立体大头佛作品、陶泥大头佛花插作品、陶泥大头佛表演作品、大头佛纸碟画和大头佛广彩碟画等。除此之外,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传统纸扑大头佛,苏锐锋除了设计3D树脂大头佛模具,从20多道制作工序中提炼出“纸扑成形、取模封边、上环加框、修整抹漆、调色上彩、安顶装饰”这关键六大步骤,还对废纸进行有效循环利用,制作出6款南方纸扑大头佛作品。
为了顺利开展大头佛手工艺项目,学校购置了各种大头佛3D打印树脂模具、陶泥、超轻黏土、电窑炉、胶碟、作品架、碟画专用笔等器材一批,聘请了校外专业的陶艺、碟画导师为学子们传经送宝。经过学生们的巧手,平面大头佛陶泥、大头佛丙烯蛋壳彩绘、立体大头佛黏土、立体大头佛陶泥、传统纸扑大头佛、大头佛广彩碟画等栩栩如生的大头佛手工艺作品一件件地诞生了。苏锐锋最高兴的事就是大头佛手工艺作品见证着学生思维放飞的成果,作品富有创造性,少有雷同,学子们看着自己亲手做出的笑哈哈大头佛手工艺作品,心中都装满了快乐。有学生饶有感悟地说:“大头佛最传神、最能传达情感的位置莫过于眼睛、眉毛和嘴巴。乍一看,大头佛都是乐呵呵的,但通过眼睛、眉毛、嘴巴,能够精准地体现大头佛‘乐’的程度不一样。”
矢志不渝以“传统文化育人”为人生使命
苏锐锋在大龙街纪念“三八”妇女节周年大会暨祠堂文化宣传活动作《非遗大头佛进校园》专题讲座
在完成第一本新桥小学书院文化系列读本《少儿醒狮操》后,从2年1月开始,苏锐锋收集非遗大头佛文化相关网络素材,采访相关传承人,投身撰写书院文化系列读本《少儿大头佛》。今年3月2日,在大龙街纪念“三八”妇女节周年大会暨祠堂文化活动以及3月19日在大龙街社工服务中心开展的“重拾童趣——非遗大头佛黏土制作活动”中,他还应邀作了题为《非遗大头佛文化进校园》专题讲座,介绍了大头佛的起源、传说、传承经过、套路表演以及新桥小学手工艺制作项目,深受欢迎。
苏锐锋在“峥嵘岁月”大龙街醒狮文化故事采集活动中,向社工志愿者们讲述大头佛的故事与制作工艺
作为教导主任的他,教务与教学工作是放首位的,为了顺利开展大头佛社团建设与大头佛手工艺制作,苏锐锋只能利用晚上空余时间以及周末时段进行研究。2年以来,市、区级多部门均有来校参观或调研,对学校活化利用九成书院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对学校非遗大头佛手工艺制作给予赞赏,这无形中让他增添了信心与动力。更鼓舞人心的是今年5月,由他设计的新桥小学非遗大头佛文创作品还被列为中国少年先锋队广州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专题宣传作品。番禺区文创协会与大龙街社工中心还时常与他联系,期望获取新桥小学学子更多优秀大头佛手工艺作品进行展示。
谈到在传承非遗大头佛的未来方向,苏锐锋告诉记者,新桥小学计划今年在九成书院开设传统文化艺术实践工作坊,大头佛手工艺制作当属其中亮眼之作。传统大头佛套路表演用时需一个小时有余,他和同伴们正在思考,如何缩减表演时长,提炼其中最精华与精彩部分,编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大头佛舞”,进行推广展示。今年6月,新桥小学书院文化系列读本《少儿大头佛》初稿有望“出炉”,他希望非遗大头佛文化能深耕细织学子之心,套路表演与手工艺制作能相得益彰,进一步达成“传艺育人”之效。他衷心祝愿学子们通过了解历史、汲取文化、习练套路、制作工艺,有效体验优秀传统艺术的魅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进而提升文化、生活、艺术的审美素养,培养动手创造能力和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他会矢志不渝,以大头佛文化为载体,以“传统文化育人”为人生使命,以自己的英语优势为学校成为传统文化对外传播交流的窗口而乐此不疲。
文、图:番禺融媒记者潘伟璘通讯员曾玉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