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土动画玛丽和马克思该如何面对人生中

作为一部黏土动画,《玛丽和马克思》的画风相当奇诡,色调灰暗,人物造型不但丑陋甚至还有些恐怖,但这些因素都不影响《玛丽和马克思》在上映当年取得巨大成功。一部真正的的好动画绝不是靠着精美的画面和华丽的特效取胜的,无论技术如何发展,故事永远是电影的核心,《玛丽和马克思》就是这样一部典型的靠故事取胜的动画电影,它抛弃了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转而将两位主角——玛丽、马克思的性格特点和内心的成长轨迹完整的表现出来,靠角色和故事来打动观众。

电影的结尾,玛丽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到马克思的家中,却发现马克思已经去世,而当她顺着坐在沙发上的马克思的目光向头顶望去时,看到整个屋顶都贴满了玛丽寄来的信件。玛丽和马克思两人做了几十年的笔友,双方都将对方视做自己最好的朋友,但马克思却至死也没能见玛丽一面,而玛丽也只能望着眼前这个最熟悉的陌生人,在悲痛和感动的交织中落泪。

影片最后马克思的离世成了两人友情的最大遗憾,也向我们传达了“人生总是不完美的”这样的观点,在影片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向我们讲述两位主人公个子的性格和身体的缺陷,以及人生中的种种遗憾,玛丽从小就因为额头上的胎记而自卑,并且总是在人们面前出丑,马克思偏执又有些神经质的性格让他的内心一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就像他自己说的“WhenIwasyoung,Iwanttobeanybodybutmyself”,这也说明在他自己的内心深处同样是极度自卑的。除了两位主人公,影片中的很多人也都是不那么完美的。

人无完人,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尤其如此,我们总是有这样那样的缺点,生活中也总是有这样那样的缺憾,我们的生活还要继续下去,就不得不面对这些缺憾。电影中的两位主人公向我们传达了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法,一种就是像玛丽那样,努力去改变那些所谓的缺点,做手术去除额头上的胎记,通过努力让自己变得自信起来,但她的成功也让她失去了她最好的朋友,在自暴自弃的同时也让她的丈夫离她而去。玛丽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把生活中那些不完美的东西变得完美,她确实做到了,但不可能每次都做到,而在她的内心深处,她是害怕这种不可抗性,所以当她发现自己无法挽回马克思的友情的时候,才会一下子崩溃。

另一种做法就是像马克思那样,接受生活带给他的全部。虽然马克思的问题看起来比玛丽的要多得多,但是马克思能够通过各种方式与自己和解,让自己的内心平静下来。生活中的马克思笨拙敏感,读不懂别人的表情,却又十分偏执,他总是在捡烟头,总是在对路人乱丢烟头的行为愤怒不已。马克思接受了自己的种种缺陷,也在同玛丽的相处中学着放下自己的执念,愿意去原谅他人,接受他人的不完美。

玛丽和马克思都在不断接受生活中的种种缺憾,以便让自己的生活更好的继续下去。但是这样一来我们又要面对另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非要去过这样不完美的人生,或者说我们这样活着的意义何在?要思考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再看一下《斯通纳》这本书是如何回答这样一个问题的——斯通纳的一生平淡无奇,与妻子毫无感情可言,到了晚年甚至和妻子女儿连话都不说,以至于在弥留之际都是独自一人走向死亡的。斯通纳的一生充满遗憾,但这样的人生仍然值得一过,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有死亡的存在,就不可能有人会有完美的人生,而且生活本就没有意义,谁都没有资格评判对方的人生该如何度过。

《玛丽和马克思》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悲伤却也让人感动的故事,也告诉了我们该如何去生活,但是生活远比电影要复杂得多,我们也不可能仅靠看一部电影就对人生有所领悟。但一部好的艺术作品总是能激起我们的新的认识,对生活有更多的思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7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