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电影玛丽和马克思接纳了孤独,朋友

大家好,今天小编将为大家安利一部定格动画电影《玛丽和马克思》,全片一个半小时,一部泥塑动画电影在一个半小时内赚足了我的眼泪。28万人打出8.9分的黏土定格动画片。说尽了孤独与迷茫,主题沉重,但打动过许多人的心。由大约张独立画面制作而成,从构想到拍摄完毕共花费5年时间。8岁的玛丽是生活在墨尔本的小女孩,44岁的马克思是居住纽约市区的犹太人。他们俩孤独,社恐,是常人眼中的异类。因为偶然的一封信,这两个“古怪”的笔友开始长达了18年的通信,无话不谈…

虽然整部片色调都是暗的,人物形象略怪异,而且个人认为一点也不适合孩子看,涉及死亡、扭曲的生存状态、各种隐喻,还好没有泯灭对真情和美好的呼唤。结局有点虐心,但想想其实也是最好的结局,不圆满的圆满。有一天,我也想和你分享同一罐炼乳啊。

当然,这部电影关于成长,关于友谊。不管是玛丽还是马克思,他们的内心都是脆弱的,轻轻一碰便是回响。生活对他们的欺凌是残酷的,然而他们正是以写信这样的方式在默默支撑着彼此,这一份时有时无的联系甚至阻止了玛丽的自杀。每个人都有病,然而这世界上总有人能欣赏你的病态。所以不必自卑,爱你自己。马克思在最后说:“我原谅你因为你不是完人。”就算真遇不上那个最懂我们的人,做自己的玛丽或者马克思。与自己和解,这比什么都重要。

对于我来说,这部电影最令人动容的地方,并不是两个看似注孤生的人在彼此身上找到了各自灵魂缺失的一角,而在于表现一个看似绝不可能爱自己的“不正常”的人,试图教会一个“正常人”爱自己。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我们没有办法选择自己的缺点,它是我们的一部分,我们要试着接受它。我们总期待能有一个心灵相通的朋友相互陪伴,可能越长大越发现世界上根本没有感同身受这回事。孤独是必修课。

最初,给人感觉慢、静止的慢,适合练习英语听力,当听到玛丽的声音,开始觉得多了一点甜一点可爱,马克思交响乐式打字写信,让人觉得太秀了,片子开始有了温度、色彩和转机——他们成为彼此唯一的朋友。马克思告诉玛丽loveyourselffirst,玛丽最终收获了幸福和自信。当玛丽跨越半球敲响马克思的房门,本以为这是天各一方的他们最近的距离,可结果是最远的距离,从此以后阴阳两地。当最后Max头顶着红绒绒球帽子,看着所有Mary的来信,喝下最后一关炼乳后,带着终于从faces上学会的微笑平静地死去的时候,整个人真的崩了。

最后,他们一起探讨了许多问题,走过了许多时光,作为彼此知心朋友,虽中途有过波折,但在故事的最后,我们依然会看见马克思那满墙纸间透出的友情,人无完人,可我们大部分时候都在苛求他人的完美。网络通信如此发达的现在,信纸变成了一种情怀,那么,随着菌菌一起走进那个从前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的年代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7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