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树、花、草、叶子等不同的植物及诸多小动物,而这些都是学校开展自然课程的好素材。为培养学生的探索生物奥秘的兴趣,促进他们在大自然中的多元发展,近日,成都市金沙小学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分年级开设适合幼儿发展的自然生命探究课程。
养蚕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重要技艺,为让孩子们了解蚕的成长规律、生活习性和养殖技巧,1-2年级开展了劳动课程《我是养蚕小能手》。课堂上,孩子们拿出早就准备好的鞋盒、礼品盒、食品盒,有的孩子还用硬壳纸为蚕宝宝做了一个“家”。期间,孩子们为蚕宝宝的家“开窗透气”,保证蚕宝宝们顺畅呼吸;为蚕宝宝的“家”铺上“地毯”了解到它们的食量很大,一天要喂四次,孩子们便备足“粮食”。此外,心灵手巧的孩子们还用超轻黏土捏出了一个个逼真可爱的蚕宝宝。
“教育为本,观察先行。”观察和理解儿童是教育工作的起点。“科学观察——正确解读——有效支持”是教师与学生日常互动中应有的专业行为。3-4年级上了一节别开生面的劳动教育课程——养殖小蜗牛。课堂中,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仔细观察、了解蜗牛的身体构造、运动方式等特点,并学习如何正确饲养蜗牛。
“色彩斑斓的鹦鹉是怎么长大的?”“我们可以自己饲养鹦鹉吗?”“它们有什么鲜为人知的小秘密呢?”在5-6年级的《饲养鹦鹉》课堂上,小太阳公民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纷纷上台分享自己所了解的关于鹦鹉的小知识。“那我们如何饲养一只可爱的小鹦鹉呢?”老师为同学们讲解了养殖鹦鹉需要注意的点:可以选择虎皮鹦鹉、牡丹鹦鹉等宠物鹦鹉;需要备有充足的饲料和食物;要准备鹦鹉栖息的笼具、栖架等工具。同时,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还补充了一些注意事项。
“儿童对神奇的生命世界表现出来的好奇是与生俱来的,金沙小学的特色劳动教育课程就是要使他们对生命世界的好奇心得以细心呵护,积极引导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