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通讯员傅薇萍
“太精美了”,“我们能捏出这样的吗”,“几块黏土、两根牙签、两根长短不一的铁丝,这些材料能做成‘宸宸’”……近日,杭州西湖区古荡街道社会工作站联合社会组织心汇西溪开展了一场艺术捏塑活动。
活动开始前,杭州非遗捏塑技艺传承人丁建华老师向大家简单介绍了一下非遗捏塑技艺的“捏搓揉掀,点切刻划”八字要诀,结合亚运会主题为大家展示了当天捏塑主人公“宸宸”。介绍完毕,丁老师为大家分发了制作捏塑的材料:各色黏土和牙签。
尽管捏塑技艺有简单的八字要诀,但真要做好也不简单。首先要将蓝色黏土分出宸宸的大脑袋、小耳朵、躯干和四肢。脑袋要圆圆的,细细的牙签和手相互配合捏出它头上的钱江潮波浪。接着,用肤色捏出宸宸的脸,紫色捏出眼睛,白色点上高光,还有一个红色黏土做的小嘴巴。在肤色与蓝色的交界处,那是我们的拱宸桥。然后,把躯干、手、脚、脑袋、耳朵组合在一起,在身体与手脚的连接处贴上深蓝色黏土,最后用牙签和铁丝分别把各个连接起来,“宸宸”就做好了。
活动现场随时能响起小朋友们的惊叹,“老师为什么我的脑袋不圆”,“天呐!老师好厉害”,“老师你看我做的怎么样?我给宸宸背上了小书包,这是我的专属宸宸”,虽然第一次上手小朋友们都显得有些生疏,经过丁老师的耐心指导,在自己爸爸妈妈的鼓励和帮助下,一个个可爱且充满孩子们个性特点的“宸宸”就创作出来了,创作过程流淌着童真,最终作品充满童趣。
据了解,此次活动中小朋友们创作的所有童心“宸宸”将在天目里爱心义卖集市中展出义卖,集市义卖款项将捐赠给古荡街道困难群众。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