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难辨诸暨姑娘用黏土手工捏出永生多肉

多肉植物,这种略带小清新的绿色盆栽,是花草爱好者们近些年来的新宠。但你知道吗,多肉可不仅仅是“种”出来的,还可以“做”出来。在诸暨“大美匠心:工艺美术作品邀请展”上,一盆盆真假难辨的“多肉”成了现场的明星展品,想不到,“扁叶福娘”“黛比”“石莲花”“蔓莲”“虹之玉”等等各个品种的多肉盆栽,竟然都是用黏土手工捏出来的。

制作黏土多肉的姑娘名叫李煜,她的真实身份其实是诸暨城区一家老字号饺子馆的“二当家”。在她的饺子馆里,不仅有好吃的饺子,还有琳琅满目的黏土工艺品。二次元的动漫人物、形色各异的花卉、萌萌的多肉,都是黏土制成的,用李煜的话说,玩黏土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做不到的,靠的就是创意。

“做手工是我从小的爱好,小时候我喜欢玩泥巴,长大后知道有黏土这种东西,就爱上了。其实我是学广告学的,现在专职卖饺子,玩黏土纯属兴趣,不会作为正职,毕竟,把兴趣变成职业那就没意思了。”李煜是个特别有个性的姑娘,但对于玩黏土,她是认真的。

“一开始做多肉,就找了好多‘教科书’来看,没想到里面的bug(网络用语,指隐藏着的一些未被发现的缺陷或问题)特别多,比如上面会写“若干黏土”,到底是多少黏土呢?看书很难真得学会怎么做多肉。”于是,李煜买来一盆盆真多肉,摘下叶片自己称量克数,仔细到每一个叶片的重量都要与黏土用料相对应;塑形后,还要给叶片上色,调色的颜料比例她也一遍一遍试验,最后把叶片黏土的用量、最接近实物的颜料比例一一记录下来。

李煜自创的这种记录实物比例数据的方法,也让初学者特别受用。现在,常常会有爱好手工的人跑到李煜的饺子馆“拜师”,除了一些基础的塑形手法,剩下的李煜就是用这套数据给学生们上课,百试不爽。“以前我也玩过软陶,它要用到的工具都是专业性的,光入门的工具费就要花上千元。相对来说,黏土就随意多了,像铁丝、小木棍等都可以拿来当工具,新手入门成本低,操作也更简单。所以,制作的方法也不应该复杂,我就想了这么一个‘数据流’的方法。”李煜说。

目前,李煜已经记录了20多个品种的黏土多肉数据,等到集满个品种,她想出一本《黏土多肉制作教程》。“我会考虑用时下流行的手账的形式去写,不光有制作的方法,还会分享一些心得体会,以及成品的照片等等。”对于这本书,李煜自己也充满期待,这或许将是黏土多肉制作领域的顶配版教程。

虽然李煜并不打算将黏土制作作为自己今后发展的主业,但在推广、普及黏土工艺这件事上,她却有着自己的憧憬:“自从有人看到我的‘永生多肉’并推荐我去参展后,就有好多人慕名来学做黏土手工,我才知道原来黏土手工不仅仅是可以在大城市流行起来的,在诸暨也一样有不少‘粉丝’。”这两天,李煜正在筹备自己的手工黏土工作室,她希望与更多人分享这一手工艺作品,让热爱手工的人找回心中那颗最初的“匠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8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