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生到总工程师,他带领团队解决世界难

北京看白癜风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

绿满山川,绿染山川。在贵州省的生态账本上,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55.3%,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县城以上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超过97%,公众环境满意度居全国第2位。围绕国家大生态战略行动,立足多彩贵州新未来,全省多万人撸起袖子加油干,共同创造了属于贵州的绿水青山。而在这其中,有一个人的名字不容忘记,他就是贵州开磷磷石膏综合利用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武汉工程大学91级精细化工专业校友杨步雷。从一名普通工程师到全国劳动模范,这成功的背后,沉淀了一段耐人寻味的动人故事——

众所周知,磷石膏是磷肥生产中产生的主要工业废渣,露天堆存容易造成土壤和地表水的严重污染。而磷石膏的综合利用因其遇水软化成为世界公认的技术难题,这似乎成为磷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近20年来,国内外都在寻求磷石膏的利用之法,但并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的突破。

我们一定要攻克磷石膏利用的世界性难题,尝试用磷石膏和黄磷炉渣生产新型高强耐水磷石膏砖,为了彻底解决长期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开磷集团向企业广大科技工作者发出了号令,也为磷石膏综合利用科技攻关描绘了蓝图。年,作为公司的工程师,杨步雷等人组成研制攻关小组,开始了挑战世界难题的漫长征程。

成立攻关课题组后,杨步雷等围绕磷石膏主要原料加入专用添加剂,研发具有耐水性能好、可用作承重墙的新型建材产品。从磷石膏、黄磷炉渣等三废的性能分析、工艺路线论证、试验产品定性研究,到对技术指标的跟踪检测。无论是炎热的夏季还是寒冷的冬天,他总是马不停蹄、风尘仆仆地往返于贵州与重庆之间,和课题组成员进行上千次材性试验和产品试制。

由于这个项目是个世界性难题,并且没有任何的产品作为参考。在研发的初期,杨步雷和他的团队碰过不少壁,走了很多弯路。一次又一次的实验、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科技攻关的道路总是崎岖和充满艰辛的,杨步雷经常为了一个实验数据,在现场要连续忙上50多个小时。数据出来后,又一头扎进实验室继续与团队进行研究,实在累了就稍微趴一会儿。

经过数千次锲而不舍的反复攻关试验,尝尽失败的苦头。杨步雷和他的团队终于突破了磷石膏遇水软化这一世界技术难题,开发出国际首创、采用一步法生产工艺生产新型高强耐水磷石膏砖的专利技术,利用磷石膏、黄磷炉渣、工业废水等三废原料生产,变废为宝。他们所生产的高强耐水磷石膏砖可用作建筑物的外墙和承重墙,并成为贵州省重点推广替代黏土砖的新型建材。采矿回收率从70%提高到92%以上,不仅减少了磷石膏堆放占用地,还可多采万吨矿石,延长矿山服务25年以上。

一群普通的企业科技工作者,破解了世界难题,真是了不起!国家科技部专家评价说。这一石破天惊的科研成果被国家科技部、发改委、财政部等五部委列入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还荣获了年全国化工科技进步一等奖。

十年攻关磷石膏,小小灰砖破难题。在开磷建材厂,一块块长24厘米、宽11.5厘米、高9厘米的灰色砖块,从生产线上源源不断送出。目前,开磷集团建材厂年产2×5亿块磷石膏砖生产线,每年可综合利用磷石膏万吨、黄磷炉渣75万吨、工业废水40万立方米,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2.12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3万吨,节约标准煤2.8万吨,节约渣场占用土地亩,节约制砖取土万立方米。

年12月的一天晚上,杨步雷在贵阳结束了长达一周的《砌体结构国家标准》编制工作。同事与他一起驱车返回时,却发现路线变化了。同事好奇地问杨步雷:杨工,我们去市里面干嘛?司机回答了王艳的疑问,同时揭开了一个惊人的秘密——原来,杨步雷的岳父罹患癌症,每一次到贵阳出差,无论有多晚,他都会在办完事情之后,赶到超市买牛蒡。因为有医生告诉他,这种牛蒡可以遏制癌细胞的生长。

会议期间,你可以安排我们来做这件事的啊!同事说道。杨步雷则说,公事就是公事,要公私分明,家庭重要,但做人要诚实,就像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是一个道理。看着他穿梭在超市货架之间,抱起一捆捆牛蒡时,同事的眼睛瞬间被泪水模糊。在杨步雷身上,他看到了一个科技工作者的高度自重和发自内心的尊严。

年5月,春风和煦,生机盎然。在五一这个属于劳动者的节日里,全国的劳动模范相聚在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而杨步雷也第一次走进了这人人向往的神圣殿堂;年10月,在开磷建矿54周年之际,杨步雷被评为践行开磷核心价值观十大先进典型人物;年1月15日,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名单经国务院批准张榜公布,杨步雷光荣登榜。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对于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一种奖励制度,获得者被称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面对鲜花和掌声,杨步雷内心依然平静。他心里很清楚,昨天的成功只是过去时。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他正全身心投入,瞄准下一个科技项目而为之奋斗!

本文部分素材来源:武汉工程大学校友网、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多彩贵州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4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