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不要说是砖,就是楼房、坦克这些庞然大物,都能够被自然界分解,最后尘归尘、土归土,重新回归到大自然的怀抱。
在自然界中,一个物体被分解的过程,根据温度、湿度、暴露空气的程度、微生物的富集等的不同,所需的时间也会不一样。物体被分解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兼具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的复杂过程,在外力的作用下,一方面物体组成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被打破,另一方面,一些有机物、络合物等大分子被分解为小分子或者二氧化碳和水等,只不过物理、化学过程的占比与物体本身的组成性质有关系,比如呈聚合态的岩石,其分解主要以物理变化为主,而动物尸体、植物枝叶等,其分解主要以化学变化为主。
其实从砖的制作来看,它原本就是以泥土特别是黏土为主要原料的,而黏土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铁以及一些结晶水合物、液态水、部分腐殖质等组成,烧制砖的主要工序包括挖土、定型、风干、焙烧等,在此过程中,结晶水合物、液态水都因高温而失去水分子,二氧化硅与一些金属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硅酸盐,一些物质发生晶体的重新聚合,剩下的有机物发生类似燃烧的反应剩下有机物而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这也是黏土聚合成砖的主要过程。
由此可见,从黏土到砖的过程,其组成物质并没有发生太多的必,损失的主要是水分和有机物,其余的大都是重新进行了聚合而已。
而在自然状态下,经过漫长时间的风化、雨水侵蚀,以及微生物的附着生长,砖就会首先被裂解成小块,然后小块又持续在太阳辐射、风雨侵蚀、微生物的作用下,特别是酸性环境中进一步地被分解,最后以形成细小的粉末状物质重新归还土壤,而且归还的物质与土壤的组成结构一样,从某种意义上来,砖只是改变了“包装”的泥土,只是这个时间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