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标志着冬季开始,有万物收藏、躲避寒冷的意思。这时候,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成,收藏入库。一些动物也藏起来,准备安安稳稳冬眠。为了帮助孩子们了解“立冬”节气知识,体验节气习俗活动,小一班开展了关于“立冬”节气的活动。
活动开始啦,我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先组织孩子们用观看的形式,简单了解了立冬的由来,孩子们还了解了一些立冬节气的有趣风俗,其中,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是饺子的传说。因为饺子是孩子们非常熟悉的一种食品,但是对于它的来历却没有知道的。
通过听故事孩子们明白了原来它是“医圣”张仲景的杰作,知道了它的原名叫“娇耳”,是张仲景为了救治遭受冻耳之苦的乡亲们而做的。后来,张仲景在冬至这天去世了,人们为了纪念他,从此都要在冬至这天包一顿饺子吃,并且都说,冬至这天吃了饺子,就不会冻耳朵啦!
接下来,我趁热打铁,引导孩子们进行了包饺子活动。我把五颜六色的超轻黏土发给孩子们,然后一步一步进行包饺子的示范活动。孩子们认真的看着我把超轻黏土揉成一个小球球,把它放在垫板上压成薄薄的圆形,再在里面放上王老师为他们准备的彩色的“饺子馅”最后把两面对起来,捏紧,一个“饺子”就包好了。平时,只吃过饺子却没自己动手包过饺子的孩子们有了实践的机会,都禁不住跃跃欲试,所以当老师示范完成后,都自己动手包了起来。
在包“饺子”活动中,有的小朋友在揉“面”,有的小朋友在做“饺子皮”,有的小朋友在“包饺子”,弄得不亦乐乎。他们学着老师的样子操作着。我听到孩子们有趣的对话,陈浩天说:“我们得先揉成一个球,圆圆的才能压扁。”说着他就开始做“饺子皮”,“饺子皮”做好之后,他选择了一些玉米粒做饺子馅。他嘴里嘟囔着:“我的这个是玉米馅的,我妈妈最爱吃玉米。”他一边说一边小心翼翼的包“饺子”。包了一个又一个。这时另一桌的小朋友也在边包“饺子”边聊着,“你看你的饺子都睡觉了”“等我把它拿回家它就睡醒了”“你的饺子太瘦了”“你的饺子太胖了,肚子能像爸爸的那么大”欢声趣语充满孩子的活动室。有的小朋友在家里从来不动手,不知该怎么包,徐老师就细心耐心的帮她“先把它的嘴对齐,然后再使劲捏严,要不然就破了”。
一会功夫,小朋友已经包好了许多,虽然样子不是很美观,但是孩子们都非常兴奋。
虽然小班宝宝们不能像中大班哥哥姐姐那样捏出真实的饺子,但是我们通过自己动手捏黏土饺子同样充分感受到了节日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