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临美术厅,从存在中体会女青年艺术家

作为一个工科类的设计生,绘图已经成为了小编的日常。但是,对于一个初中画直角被老师吐槽,高中画正方体被同学嘲笑的人来说,想要画好基础素描都有一定的难度,更别说要求更高、难度更大的写生画了(幸好还在学习初期,尚有回旋的余地)。但就是这样一个“手残”的我,却格外喜欢欣赏别人的作品,并乐此不疲。

这回,小编有幸到美术厅参观了“-90湖南省青年女艺术家提名展”,并在此通过展出的作品与艺术家们进行了一次灵魂的对话。

展览主题《存在》

一进展厅,便被眼前一个在聚光灯下泛着幽光的物品所吸引,奇形怪状的外表让人格外有探知欲。走近一瞧,这个角度看不出个所以然,环绕一周,对其有了个大致的了解。尔后看到介绍——原来是个瓷器呀。曾看到过瓷器的制作过程,从挑选黏土到塑形,都是精细活,半成品在涂抹釉质后锻造的成功与否,就得看各自运气的好坏了。即使锻造成功,绘图人的手艺也是一件精美瓷器面世不可或缺的因素。小编此时看到的展品,应该是瓷器中比较少见的中型摆件,外边釉面涂抹平整,里边纹路繁复有型。两个字,好看。

待欣赏完瓷器后,小编注意到旁边一幅蓝白色调的绘画,坦白说,这幅画虽大,但图案却相对来说略有些简单了,一个大正方形里边分出四个小正方形,小学生都会的构图。但小编却被这幅构图稍显幼稚的绘画作品深深吸引了,前阵子上色彩造型课,小编的渐变画被老师形容为是东北大袄的经典配色,当时还觉得有些不忿,眼前的这幅画让我知道了何为渐变的精品。蓝白的配色,让人联想到天空和海洋。白云漂浮天际,浪花凌越海面。因为没有相关介绍,小编将之命名为“蓝调”。

〈蓝调〉

从〈蓝调〉上移开目光,小编又看到一幅带有深意的绘画作品。框架内挤压着许多云朵,它们向往着外边广阔的世界,拼尽全身力气想要突破框架的束缚,有几朵即将成功,不远处一朵成功突围的云朵拖着尾巴正向前方飞去……像极了当今想要从压力“山大”的生活中获得自由的人类,历经艰难险阻,突破重重枷锁,最终重获新生。从另一角度看,深灰的底色表现出一种茫然与未知,而框架上红黄蓝三原色组成的色块却让人觉得框架里边也能有无限可能。所以,无论是逃离还是留守,都各有其好坏。小编将之取名为〈逃离〉。

〈逃离〉

略微读懂〈逃离〉的寓意后,小编走进了第二个展厅,一幅画前有几个人正在拍照,待人群离开,小编便凑了过去。不同于其他展品多以抽象风格为主,眼前的这幅绘画作品是少见的写实派。阳光透过玻璃质的屋顶和门窗,在墙壁和地板上用阴影描出框架的轮廓。暖黄的色调让人即使在深秋的傍晚也能感觉到阳光的温暖。空无一人的室内景观,像是能够抚平人内心的浮躁,小编在画前安静的驻足了好几分钟。

待旁边又有人想要拍照时,小编这才迈开步子离开此处。一转身,便在转角处看到了一幅极具视觉冲击的绘画作品,赤如火焰的蝴蝶挨在一起,仿佛刚刚进行完一场大型集会,几只散蝶许是还有事情亟待完成,扑腾着翅膀,想要快些离开此处。该艺术家对大小、疏密的处理,让小编自叹弗如。一直觉得红黑是绝配,看了此画后,觉得红蓝的搭配也还不赖。

〈赤蝶〉

我思故我在,或许,存在的很大一部分意义就在于思考吧。女人或许天生就比较感性,女青年艺术家在思考过后进行细致的创作,作品在经过展出后引发观众的二次思考。像小编这种利用二次思考进行创作的人又会引发读者的第三次思考……如此进行下去,参与进来的人会越来越多。原来,思考还具有传递性。

存在即有理,愿世间所有存在都能被善意相待。

我是小易,注重原创,崇尚人文。咱们下期“易说人文”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3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