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快到了,看着学生们做的月饼和各种中秋美食,真是让人垂涎欲滴啊,而这些月饼均是出自二年级学生之手,且在制作过程中全是由他们自己发挥,老师没有传授任何的技巧,你看着香不香呢?
其实,二年级的学生是很喜欢玩橡皮泥、纸黏土和轻黏土的,只要你肯给他们一块泥巴,他们就可以超水平发挥。似乎,这很符合庄子的“无为”思想,有时候,你不去干涉学生做什么,他们反而做得得心应手,如果干涉了,他们反而无从下手。这就是小孩子的特性吧,要说创新能力,相信小孩子比大人的还要强,天马行空什么都有,为了保护好他们的这份热情和想法,教师稍微提点一下就好。
放养课堂要做的准备
该图片由作者拍摄放养的课堂与中国教育制度是格格不入的,所幸美术这一学科不用参与考试,这有好,也有不好的地方。好的地方就是上课可以开开心心,老师想教什么就教什么,不好的是学生家长不重视,这种课程纯属娱乐。为了不影响孩子的考试成绩,很多家长会对孩子作出相应的美术创作控制。可这么小的孩子面对家长能做什么呀?最终也只能乖乖地听话专注于主科了,面对美术课也只是吊儿郎当,爱上不上的态度,兴趣也是有地儿使不出了。
所以,美术课堂放养也是很危险的。危险在哪里呢?孩子们高兴极了,认为这是一个放松娱乐的科目,面对老师布置的任务可做可不做,上课爱听不听,如此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该图片由作者拍摄处理放养性政策不能经常使用的,只能在偶尔一些手工课堂使用,大家分工合作,自己分组,还可以走过位,坐到自己喜欢的同学的身边。
在这之前,老师一定要确保学生带齐工具,这种课堂本来就乱,若是工具还不齐的话,恐怕小孩子们走过位只是为了聊天,玩游戏,甚至于无所事事。
这一点可以跟班主任沟通,让班主任帮忙在班级群里发通知,让家长们知道,着手为孩子们准备。当然,美术老师也要在课堂上和学生们讲要带什么,学生们对美术老师的态度通常都是可有可无,甚至于是挑衅的,你一说,全班各个人不是说家里人不肯买,就是不带等等各种借口。当你跟家长沟通和跟班主任沟通,情况又不一样了。毕竟经济大权,还有学习上的要求,对于小学生来说都是在家长手上。
所以,到了真正上课的时候,班里面的学生的态度与美术老师交代带什么工具时的态度是十分悬殊的。美术老师给他们自由,他们还以作品,何乐而不为啊。他们一个个做得可享受了,不一会儿就跟老师汇报他们做的东西,比如月饼里面真的有蛋黄馅儿的,还有做的兔子给它加了根胡萝卜,且它还笑了,甚至于做了块巧克力还有品牌的。看想象力多丰富啊!
小学生的作品包装比技巧重要
该图片由作者拍摄处理上图的学生作品是拿了一个精致的月饼盒装了起来,瞬间显得高大上了。对小学生作品的要求不要过多地放在技巧上,教师对他们的作品要从创意的角度去欣赏,技能上只要稍作点拨就可以了,重要的是对作品的包装。成人作品也好,少儿作品也好,都是离不开“三分画七分裱”,小孩子的作品尤为重要。
为了保护好少儿对美术的兴趣和想象力,教师不能过多地传授技巧,而小孩子的作品大多都是充满着稚嫩的,没有装裱就很难给人一种完美的视觉冲击力。所以,在这方面教师要下点功夫。
在此次月饼黏土制作课上,小编是让学生们自己分组,分好组后由他们自己商量,谁在家里带个盒子过来,用这个盒子来装自己做好的作品。
该图片由作者拍摄学生们还是很配合的,在家里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月饼盒,用来装他们制作的点心刚刚好,就像刚刚从烤箱里出炉一般。
一二年级是挖掘美术潜能和激发美术兴趣的最佳时期,这一个时期如果把握不好,到了中年级,甚至于高年级,学生的心态慢慢地发生了变化,一切就都不好办了。毕竟中国的教育制度驱使下,美术也只不过是衣服的边角料而已。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教师偶尔在课堂中放养一下也是可以的。美术本来就是个交流性极强的学科,不比语数英,是需要有走动的。
但是,中国式的课堂不允许教师这么做,那么在课堂上稍作调整,相信也会收获不错的成果。
结语
该图片由作者拍摄处理放养式的课堂的确是能让教师很轻松,有时候甚至会事半功倍,但一旦把控不好,也很容易事倍功半的。很多同行都是害怕小孩子的自制力不好,害怕他们放养后会放纵自己,更是害怕他们协调能力弱,分组创作时容易产生矛盾,介时出现了各种争吵覆盖了创作的心思。这些情况都是特别复杂的,且是十分难以控制的。
也许,加大力度让学生对作品创作的重视,建立优秀作品奖励机制,还有让学生对内容感兴趣,兴许能将复杂度降低一点,但无论如何都不要忘记与班主任和家长们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