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已至,趣玩半夏新华三村幼儿园中三班主

夏至已至,趣玩半夏

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0个节气。我们班一直致力于向幼儿弘扬优秀中国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夏至”的到来,无疑是一个良好的教育契机。夏至一过,意味着夏天已行之过半,在这美好的夏日时节,我们引领者幼儿开展了许多有趣的活动,让夏日在幼儿的心灵中留下更直观的感受和更美好的回忆。

一、水池戏水趣

夏至时节,穿上泳衣、带上水枪和泡泡器,来一场水池派对,岂不美哉?

孩子们带着自己的各式玩水装备,换上泳衣,在幼儿园玩水区尽情玩耍,一会儿走进水池鞠水,一会儿在池边用水枪打水仗,一会儿一起瞄准不远处的“靶子”,一会儿让泡泡飞满整个操场……小水池的周边洋溢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二、美工创意趣

经历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初夏时节,过了一月有余,我们迎来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盛夏光景。荷花为古代文人墨客所钟爱,也为我们班的幼儿所喜爱。我们走进美工室,小小的指尖捏起粉红的、浅绿的超轻黏土,再加以记号笔添画,一幅幅《荷叶》黏土画美轮美奂。

六月,在这醉人的六月,汁多美味、酸甜可口的杨梅成熟了、上市了。黄老师带来了一大筐杨梅,孩子们观察着杨梅的外形,从视频资料中了解到杨梅的特性:杨梅成熟于夏至前,杨梅树叶片狭长,枝条四季常绿,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是较有特色的水果。“我们要让杨梅长在教室里!”孩子们跃跃欲试,黏土画《杨梅》应运而生。

夏至的活动丰富多彩,回味无穷;夏天的美食琳琅满目,唇齿留香。孩子们用稚嫩而又充满创意的笔触记录下了这些天以来我们开展的活动、品尝的美食,津津乐道于自己的体验和对夏天更美好的憧憬。

三、诗歌吟诵趣

吟诵国学经典,纵观古今,透过古诗词体验如今的生活,能够让我们在字里行间与古人对话,传承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文明。早在唐朝,诗人刘禹锡就作诗《竹枝词》,带我们领略了蜀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独特夏至风光。

“夏天的歌在哪里?夏天的歌在绿绿的草丛中,在高高的大树上,在清清的池塘里……”夏天的歌在哪里?夏天的歌在我们班小朋友童声朗诵的儿歌里。

四、旗台表演趣

本周一恰逢我们班进行国旗下表演,我们精心准备了精彩的表演,请欣赏中三班全体小朋友带来的节目《夏至》。

五、夏至描影趣

夏至,是一年中白天时间最长的一天,我们用“立竿见影”的游戏记录了这一天太阳位置的变化,初步探索了光和影的奥秘。我们将一根杆子立在地上,在晨间来园时、早操后、午餐后、起床后、放学前这五个时间段分别观察、记录了影子的位置和长短,孩子们在画一画、记一记中提出了许多问题:为什么影子的位置会变化?长度不一样?是太阳在围着我们转吗?未来,让我们一起来探索,逐个找到答案吧!

六、夏至美食趣

提起夏至美食,那可是孩子们的最爱,“夏至面”“夏至饼”“杨梅汤”,让我们来一一制作、品尝。

冬至馄饨夏至面,夏至这天,厨师伯伯为我们精心烹制了“夏至面”,这一天的面条,似是有了平时不一样的爽口味道。南通的“夏至饼”,就是最受南通人欢迎的“藕饼”啦。老师把藕片切好,孩子们在中间堆上肉,再用面粉裹一圈,放进油锅炸至金黄,就可以出锅啦。酸酸甜甜的杨梅加水煮开,再熬上两个小时,加入冰糖,杨梅汤就做好了。香喷喷的藕饼,再配上放至自然凉的杨梅汤,真是解馋、解渴又消暑啊!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行至夏至,夏季刚好到达中点,而欢乐却没有终点。绿树阴浓夏日长,愿孩子们尽享美好的夏日时光。

新华三村幼儿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