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炉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承受着高温、机械力及物理、化学反应等作用,炉体是会发生变化的,这种变化的主要表现为墙面剥蚀,炉墙或过顶砖裂缝,炉长增加.炉宽变窄,边炉墙面向两面倾斜,炉底砖龟裂和磨损,燃烧系统的硅砖和黏土砖烧融以及斜道区窜漏等现象。故加强焦炉砌体的维护与修理,意义十分重大。本位以焦炉炉顶为例,详细阐述炉顶表面的耐火砖返修。
1、炉顶部位的翻修
(1)炭化室盖顶砖以上部位的翻修当炭化室盖顶砖以上部位产生窜漏、熔融、变形等情况而炉墙又完好时,则可不揭炭化室盖顶砖进行翻修。
使预修炭化室及其相邻炭化室都处于结焦末期,按照翻修火道的方法处理加热煤气,并暂停供应预修部位相应火道内的煤气。用撬棍拆除损坏的砌体,在拆看火孔部位时,应利用小铁锹挡住看火孔,防止灰渣落入火道内。当窜漏处全暴露后应立即置入接灰盒封住看火孔,并用砖和火泥将露出的水平烟道或过顶烟道密封。接着用磷酸泥将裂缝抹严,然后按先砌看火孔后砌炭化室顶的顺序将炉顶砌完,恢复正常生产。
(2)炉顶砌体塌陷及炭化室上部墙面熔瘤的处理若炭化室盖顶砖以上砌体烧熔后,炉顶塌陷,或炭化室上部墙面挂瘤,从而导致推焦困难时.需要揭顶修理。
①准备按照焦炉多火道切除相似的方法安排空炉、焖炉、缓冲炉,加固煤车轨道,设置挡墙,处理加热煤气、护炉铁件和上升管,设防雨措施,推空炉和降温,然后摘预修理侧炉门并砌封墙。
②拆除、砌筑与恢复生产温度降至℃时,开始拆除炉顶。拆出的废砖除部分回收用于砌大沟外,其余全部扔进预修的空炭化室里。填人炉内的废砖渣既对炉墙有支撑和保温作用,也可以代替铲除墙面熔瘤的脚手架。当拆至炭化室盖顶砖时,除将露出的水平烟道和过顶烟道堵严外,还应按焦炉多火道切除的方法对两侧看火孔砖部位的砌体进行保温与支撑。
如炉头的炉顶砌体不拆除,并且拆除量小时,可不必进行支撑。接着拆除炭化室盖顶砖.站在炭化室内的废砖上用大锤、钢钎凿除墙面挂的熔瘤。对于破损轻微的墙面可用磷酸泥抹补或勾缝,破损严重则应进行挖补。拆除时,应注意防止保留砌体损坏及杂物掉进火道内,要尽可能留出茬口。砌筑的硅砖应进行预热,新砌的砖面应与旧墙面平齐,不允许出现反错台,卧缝随旧墙,立缝最小不少于3mm,膨胀缝应按挖补火道的要求预留。炉墙挖补完后,按焦炉多火道切除的方法砌炉顶部位,接着扒除废砖,重新砌封墙升温。升温与恢复正常生产的步骤、方法仍与焦炉多火道切除相同。
2、全炉炉顶表面翻修
生产10年左右的焦炉,炉顶表面将凸凹不平,炉顶上升管座砖、装煤口座砖向上凸出较多,看火孔圈座砖凸出次之,炉顶表面最低的地方通常为煤车轨道下面的表面砖因长期受力冲击而下沉,比混凝土抵抗墙可能还低mm。
当全炉炉顶不平而妨碍装煤车无烟装煤、炉顶清扫工作,以及导致雨后局部存水而影响炉温稳定时,应对全炉炉顶表面进行翻修。翻修的项目包括更换装煤口圈与座砖、看火孔圈与座砖、炉顶表面砖,炉顶表面灌浆与勾缝。
翻修炉顶表面时极易往火道内掉泥块、砖渣,故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它们落入火道内。
2.1炉顶表面标高的确定
由于翻修炉顶表面一般不更换上升管,故座砖的标高不能下落。若以此标高作为调整后煤车轨道标高,将会使煤车轨道在砌体段的标高高于混凝土抵抗墙段上的标高。因此,翻修时以混凝土抵抗墙上轨道标高作为全炉调整后的轨道标高比较适宜。
某6m焦炉使用10年以后,以装煤轨道下口为测量基准,每5排测量8个点,所得的膨胀量见表1。从表中可见,立火道高向膨胀量最大为mm,装煤孔高向膨胀量最大为mm,导致炉顶砌体漏气,炉头窜漏,装煤孔、看火孔内漏气,跑烟冒火现象严重,拉条调节十分困难.因此必须翻修。为了保证翻修后炉顶的平整度,对装煤孔座砖、上升管表面砖、看火孔座砖等砖形尺寸根据膨胀量大小进行现场加工后砌筑;降低原装煤孔座砖及装煤孔圈的高度,对于损坏的装煤孔圈重新制作安装;为了防止纵、横拉条凸出较多,也要对拉条的标高进行相应的调整,其中横拉条可以通过调整垫板厚度来适当调节其高度。
表1翻修前炉顶膨胀测量数据单位:mm
2.2翻修操作
(1)炉顶表面砖拆除炉顶表面砖拆除顺序为从煤塔侧炉端台向另一侧炉端台整排拆除,每天2个炉号,拆除量为2层。主要包括炉顶表面缸砖、看火孔座砖、拉条沟盖砖等。
拆除炭化室和燃烧室表面砖(含装煤孔座砖,不含上升管座砖)。在取下看火孔圈时,将预先制作的挡灰斗插人立火道内,防止杂物掉人立火道。拆除后对保留部分进行清扫,然后灌浆、勾缝。移动拉条沟铁槽,对拉条沟特别是装煤孔和看火孔附近的部位进行灌浆处理。
(2)炉顶表面砖砌筑砌筑基准的确定原则是以混凝土抵抗墙标高作为全炉调整后的轨道标高,两条煤车轨道及其下面的砖块(包括炭化室表面砖、看火孔座砖、隔墙砖)重新砌筑、安装。
同一燃烧室的全部火道应以拉通线砌筑(含看火孔座砖和看火孔圈)。中间看火孔砖表面标高应高于两端看火孔砖表面mm,以便于炉顶雨水排出。
每砌完两相邻燃烧室表面砖,再以新砌燃烧室表面砖为基准砌筑炭化室表面砖。砌筑完毕后,按照工艺要求在地下室疏通砖煤气道,确保各砖煤气道畅通无阻。
(3)装煤孔座砖和孔圈翻修装煤口圈座砖是在结焦末期进行的,这项工作与其他工作没有联系,可以独立进行。
拆除选在炭化室出焦前3h左右,关闭桥管翻板并用铁丝固定,打开上升管盖,取下装煤孔圈及座砖.清除砌体上的石墨、焦油与灰渣。在保留砌体上铺黏土灰浆后,放置新座砖(新座砖应比相邻炉顶表面低mm)。
在新砖槽内铺黏土灰浆,把新铁圈置于座砖槽内压实,圈与砖表面平齐后在缝内灌入黏土灰浆,待水汽蒸发后再砌表面砖。
(4)上升管根部与小炉头拆除宜选在炭化室结焦末期,施工时可与炉顶表面砖的砌筑同时进行。在上升管翻板关闭和上升管盖打开的情况下,取下并固定小炉门挡板,拆除小炉头砌体,清除保护板和炉门框上与保留砌体间的陶瓷纤维绳及石墨后,清扫灌浆并用粘土火泥加水玻璃拌匀抹平。
对内部保留砌体用黏土砖和黏土火泥砌筑。用水玻璃-黏土火泥料浆勾缝,小炉头表面要求平整,顶部低于相邻炉顶表面5mm。如果原来有小炉头挡板的,则需重新安装。
所有炉顶全部翻修完毕以后,可以对炉顶再进行一次全面的测量,对于标高偏差较大的个别炉号,需重新翻修,尤其是装煤孔圈部位,应避免过低而导致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