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形文字泥板制作手册最新编辑版

擅长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s://baike.baidu.com/item/刘云涛/21900249

本文源起自国外某网友的小实验。

原网站是这个样子的:

原作者特别声明:

信息的准确性

我尽一切努力确保本说明中的信息是正确的和最新的。然而,我对由于本指导手册内容中的任何错误或遗漏造成的任何问题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义务。如果你对任何事情不确定,请自己去进一步研究确认。

伤害的风险

我尽一切努力确保本指导手册中的安全建议和预防措施是正确的,如果你遵循我的安全预防措施和任何其他合理的预防措施,你将不会受到伤害。然而,我对由于本指导手册内容的任何错误或遗漏而导致的任何问题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义务。如果你对任何事情不确定,请进一步研究,除非你确定它是安全的,否则不要做任何事情。当然,如果你是理智的,你就应该不会伤害到自己。

实验开始:

泥板是一种书写媒介,历史上曾在古代近东使用,特别是用于书写楔形文字。它们在整个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都被使用。在这些石板上,文字不断演变。楔形文字是用手写笔印在湿泥上的,当写完后,它们会被烘干并变硬,但仍然相当脆弱。许多在考古现场发现的石板在存放石板的建筑物被烧毁后得以保存下来,因为这可以提供热量来烧制石板,使其更加坚固。然而,一旦烧过,它们就不能再用来写字,是用来保存的。

未烧过的泥板长期不用也会变干,要被浸泡在水中使其软化,从而才可以重新使用。

泥板的制作非常容易,你只需要泥土、一根树枝和一把刀。

第1步:寻找一些粘土。

粘土可以在很多地方找到,大多数土壤都含有一些粘土。我们知道,大多数土壤都含有少量的粘土,因此,从土壤中提取粘土是非常困难和耗时的。

提取粘土最简单的方法是找到相对纯净的粘土,然后不需要太多提炼,许多亚述人的石板上都有杂质,这表明所用的粘土没有经过提纯。粘土可以在很多地方找到,在河岸或小悬崖上特别容易找到,因为它暴露在外,没有被表土覆盖。

(编者:本人原先打算跟着步骤复原一遍制作泥板的全过程,但是第一步就被现实阻碍了。我家住在杭州,周边河道全是人工砌成的砖石河岸,河道全部经过整治,河底只有碎砖块等建筑垃圾,没有泥巴。加上疫情期间事情太多,因此自制泥板的计划搁浅。大概生活在农村或者远郊的朋友还能有机会看到未经整治的原生态河流。)

我家附近

这位网友在一个有悬崖的海滩上找到了粘土。不过,粘土被沙子覆盖,这使得它不那么纯净。原作者试图把沙子和粘土的表层刮掉。费了一些时间,他挖出了少量的粘土。

“粘土的纯度相当高,但确实含有一些沙子,会影响粘土的可塑性。这种粘土可以用来制作碑文,许多历史上的碑文都含有许多杂质,但我想对粘土进行提炼,这样它就会更容易加工,也会使完成的泥板看起来更漂亮。”

第2步:精炼你的粘土

(编者:在原先的百度吧内,也有不少网友试制泥板,有在建筑工地的沙堆中轻易得到大块纯净黏土的,很幸运。这种事大概三十年前我也干过,那时的建筑工地黄沙堆是我们学校放学后,同学们必定要去的游乐场。)

以下是这位网友的自述:

有几种不同的方法来提炼粘土。我选择了一个简单的方法,并不难做到。这涉及到使用水将较重的沙子从粘土中分离出来。

要做到这一点,你将需要一个大容器,最好是透明的。然后将水加入粘土中,直到它形成液体,操作很简单。重要的是要充分打碎粘土,并经常搅拌,以确保所有粘土都处于悬浮状态。我用一个旧的玻璃钟罩将粘土和水混合在一起。然后,一旦完全搅浑后,将混合物放置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内混合物会沉淀下来,沙子应该在底部形成一层,粘土在它上面。这是因为沙子比较重,所以会在粘土之前从悬浮物中掉下来。当然,如果原先混入了任何有机杂质,它们就会漂浮到表面,在那里它们可以被清除。

一旦沉淀下来,就可以看到粘土中有相当比例的沙子。然后我把它留在那里,让更多的粘土与水分离,然后我把水倒掉。这个等待也让所有的沙子沉淀到底部,留下一层沙子和淤泥,上面是粘土浆。然后我把粘土泥浆倒掉,留下沙子和淤泥,其中还有少量的粘土,因为我想确定粘土中没有沙子留下。

这样实际上还是会留下了沙子附着在黏土上。

粘土浆与沙子分离后,再将其放置更长的时间,让它与水分离,然后将其倒出。持续几天都这样做,直到上升到粘土上方的水的数量非常少了。然后找来一块很细的布,将粘土放入布中,形成一个粗糙的球,用绳子绑住顶部,然后将其悬挂起来,让水从粘土中被过滤出来。

将这团黏土放置了几天,直到粘土变成非常粘稠的胶状物。然后把粘土转移到一个托盘里,放在外面的阳光下晾干,如果你没有阳光,你可以把它放在室内晾干,用风扇吹一下,加快干燥速度,没有合适的室内空间来做这个,就不得不等到一个晴朗的日子把它放在外面。

一旦粘土达到足够干燥稳定,就停止干燥,并将其转移到一个密封的容器中保存。

第3步:形成泥板

(编者:其实小时候,我们拿河沙的黏土最常用的是捏各种形状的动物或者人,也偶尔拿来刻字,当然那时候我们还不知道有楔形文字这回事。)

在形成平展的泥板前,最好彻底揉捏粘土,以确保它是一个恒定的浓度,因为边缘可能会稍微硬一些,因为它们会比中心更干燥。为了能写字,一旦泥土达到可操作的浓度,就把它捏成一个粗糙的长方形。纵观历史,这将是不同的尺寸,取决于泥板的用途。我决定做一个相对较小的桌子,可以放在我的手掌上。因此,我制作了一张约5毫米厚的板材,然后刻上我的铭文,再在其周围切割,得到一个约45毫米乘40毫米的小矩形。

一旦成型,你会想让泥板干一点,这样它就更容易用触笔工作。理想情况下,你要让它达到皮革的硬度,这时它不再有柔软的触感,但可以合理地容易变形。

第4步:制作一支手写笔

为了制作手写笔,你需要找一小块木头,你还需要一把刀。这里使用的是一根小树枝,最好是绿色的木材,因为它比较柔软,容易雕刻。

你需要对小树枝做的第一件事是去掉树皮,然后开始塑造小树枝的形状,抚平任何结节或凸起,这没有严格的要求,看每个人自己的需求了,只要握住木头笔的感觉舒适就行。

抹平后,将树枝的末端弄干净,使末端与轴垂直。然后将端部摆正,确保端部干净,没有锯齿。然后末端基本是一个正方形,从一个角切到另一个角,留下一个三角形的截面。

第5步:什么是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是一组相关书写系统的名称。它之所以被称为楔形文字,是因为用来书写它的楔形。这个名字来自拉丁语的"cuneus"(楔形)和"forma"(形状),并通过古法语的cunéiforme传入英语。它最初是一种象形文字系统,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的符号,这些楔形文字符号是对早期象形文字的简化,因为基于楔形的简化形状更容易在泥板中书写。

它最早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今天的伊拉克)的一个古城苏美尔,在公元前四千年后期。这使得它更容易学习,因为符号更少。最初的苏美尔文字被改编为阿卡德语、埃布莱特语、伊拉姆语、赫梯语、卢维安语、哈提克语、胡里安语和乌拉尔特语的书写,后来又发展为乌加里特语和旧波斯语的字母。随后,它被更简单的腓尼基书写系统所取代,这是第一个真正的字母表。然后又发展成早期的希腊字母和阿拉米语字母。在此基础上,大多数其他字母发展起来,如拉丁字母,它也演变成大多数北欧字母,如Futharc。

对于这块泥板,制作者选择使用古波斯语,因为它主要是拼音,而且我发现了一些我可以复制和稍微编辑的铭文。然而,它确实有一些重要的常用词的logograms,如国王和上帝。这是非常有用的,因为国王这个词相当长,所以使用对音符就会更容易。

第6步:刻字

制作者觉得自己有点自大,所以他认为赞美我的东西会很好。他用了一部楔形文字字典,发现一个铭文,上面写着"我大流士,伟大的国王。"这个碑文告诉他如何写"伟大的国王",然后他又看了看,发现一个碑文说:"以阿胡拉马兹德的伟大,我是国王。"这让他知道了"我是"的写法,于是我把这两块碑文结合起来,想出了要写的内容,但是,"伟大的国王"这句话使用了国王的全称,由于他的泥板比较小,就把它换成了国王的注音符号。

然后他在一张纸上写出要刻的内容,然后用手写笔把它刻在泥土上。很难描述你如何使用触笔,你很可能要先写一些测试。为了制作形状,你要把触笔的锋利边缘压入粘土中,你这样做的角度会改变你要制作的楔形的长度。习惯这样做需要一段时间,但过了一段时间你就会掌握它了。

(编者:当年的两河流域的书写者,是从小开始训练学习书写楔形文字的,仅仅几百个楔形文字字符不需要学习那么久,主要是练习如何书写,以及学习大量的宗教、法律、历史、诗歌等内容。)

一旦写好了,就在题词周围切开,然后丢弃其他粘土。然后我让它在室温下慢慢变硬,随着粘土的干燥,它的颜色会稍微变浅。如果你想加快它的速度,你可以把它放在阳光下。一旦它干了,如果你想让它变得更坚固,你可以烧制粘土,也可以直接加热到℃左右烧成陶器,也可以用度烧成灰陶,甚至可以在柴火堆上烧成粗陶。

在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里,泥板仅仅就是晒干和烤干。因为如果它们仅仅就是晒干,就可以被润湿软化并重新塑形,再重新写字。

(以上是中国秦始皇陵遗址博物馆李秀珍博士--音译不知道对不对--参与研究的一部分楔形文字泥板,很多表面出现沉淀物变质后的痕迹,有些就是河流有机物导致的。这也说明这些泥板可能取材自河边。)

现代发现的大多数的泥板,有的已经烧成陶板,这些或者是重要的记录国王旨意的文件,或者是由于存放泥板的建筑物被大火烧毁,意外地使泥板转变为“陶”板。

(一些关于泥板的奇怪问题:翻本书得累死;泥板太多太大太沉阅读的人会读死;国王要读那么多“奏折”怎么办

第一个问题,首先大部分人不读书,动动鼠标的电子书也不看。

其次,我建议大家先去读一读古代近东所谓的“书”,或者文学作品。你以为人家像现代一样都是长篇小说吗…

还有就是泥板会不会累死人的问题。泥板文书的平均大小是50*25-30mm;大的可以到46*30cm。但那个就不算是平常阅读的了,更多的是记录国王的功绩等等纪念用途的文章。再说那是奴隶社会,老爷坐着看书,翻书搬书的事情让奴隶去做就行了。所以大可不必替人家感到累。至于读奏折什么的,恕我直言,这有点像那个“皇帝的金锄头”的故事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8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