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孩子的发散思维,就在生活点滴间。比如陪孩子玩黏土,我问:“你希望妈妈捏个什么呢?”孩子说:“水果超人”(艾玛,这是啥)
虽然有点给自己出难题的意味,但是我也可以把问题在抛给孩子哈。
我接着问:“啥是水果超人啊?”
孩子:“就是水果超人。”
我:呵呵了……于是我抓住了两个关键词“水果”和“人”。
“那我们做什么水果呢?”我接着问孩子。
孩子说:“就牛油果吧!”
“那牛油果超人的Wu器是什么呢?”
孩子说:“bang子吧!”
“牛油果是什么颜色的?你可以帮我选一下颜色嘛?”
……
所以我就做了拿着Bang子的牛油果人。然后孩子说:“妈妈再做一个”。
?这个亲子黏土制作的过程中,哪里思维发散了呢?★让孩子想做什么。(一问一答时)★让孩子给“怎么做”的建议。(什么颜色、什么造型)
孩子说了,我就照着做。并不会因为孩子说的形象和我心里的有冲突,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做。
如果真的认为自己的想法不错,我可能会做两个。一个是孩子的想法。一个是我自己的想法。所以,有时候孩子说要做一个黑脸的人,我也会做。
很多妈妈是不是会疑惑,为什么不让孩子自己做呢?
如果孩子自己可以做,或者他想自己做,他不会找我。
孩子让我做,也可能就是想让妈妈陪着他。那我为什么要让孩子自己做呢?
对于3岁的孩子来说,很多精细的细节,还有难度,需要妈妈帮忙。
再说,我是想培养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啊。如果孩子被动手能力难倒,不想去想,我岂不是还得找个培养孩子发散思维的游戏呢?
对幼儿园宝宝来说,有自己的想法已经很棒啦!能清晰表达怎么做就更棒啦!如果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出来,那就超棒啦!
所以,一步一步来。
?那么有强的发散思维,对孩子有哪些好处吗?★上学后明显发现孩子解题不固化,头脑更灵活。★做事更善于变通。起初这么做,我的目的是陪孩子玩。所以就让孩子多用用脑,免得做得不顺孩子意,再返工。没想到孩子越来越有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