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细腻的手绘图画,生动可爱的人像拼贴,充满童趣的黏土雕塑……4月2日是第16个世界孤独症日,深圳市罗湖区星园学校与深圳市少儿图书馆共同举办“春满鹏城,与星同行”学生美术作品展。展览通过展出星园学生创作的件艺术作品,引领大众走进孤独症儿童的纯真世界,感受“星星孩子”眼中的绚丽春天,本次展览展期截止到4月25日。
用最真挚的感情描摹最绚烂的春天
自闭症,也叫孤独症,因患者常常生活在自己内心的世界里,被称为“来自星星的孩子”。罗湖区星园学校是一所以智力障碍、孤独症学生为教育对象的九年义务教育区属特殊学校,重视以美育人、以艺术教育挖掘特殊儿童的兴趣和特长。阳春三月,是学校一年一度的“踏春节”,此次展览是学校“寻找春天,向阳生长”主题系列活动的“种春”“赏春”“咏春”“绘春”中的“绘春”部分的作品展示。
学生作品
本次展览作品类型丰富,共分为七大主题,创作者年级跨度由一年级到初三年级,展现出不同年龄阶段眼中的春天。展区内既有油画棒、马克笔、水彩笔等多种美术工具绘制的美术作品,也有孩子们在老师带领下制作的黏土雕塑、非遗扎染等手工作品。在深圳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郝强的指导下,学生们还通过泼墨、喷洒等形式一起创作出悬挂在空中的巨幅长卷,绘出不一样的春天。
学生扎染作品展示
在展览入门处,一幅由不同人物头像拼贴而成,取名《我眼中的那些花儿》的画作吸引了不少观众的注意。“这是我们班学生魏靖轩画的,画中的人物原型大部分来自孩子的同学和老师。”六年级绘画与手工课教师刘镨方向记者介绍,在魏靖轩的眼中,一直陪伴他成长的老师和同学们,是他春天里最好的伙伴。他用肖像画的方式记录着他眼中的那些“花儿”,这幅作品是他在每个人单独画完后,老师帮他拼成的人像组图。
市民和孩子在观看《我眼中的哪些花儿》
“他很喜欢画人物,很多人物画的线条都是一笔完成的,另外他对色彩也非常感兴趣,在绘画方面确实是有天赋。现在带着他尝试画一些水粉画。”像刘镨方一样,星园学校美术组还有另外四位老师带领着学生在艺术世界探索,为了此次展览达到更好的效果,五位老师连日来披星戴月,用自己的爱心与耐心,努力为孩子们的成长搭建平台。“孩子们的情感表达很直接,很纯粹,他们会很大方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并用他们的方式把爱回馈给老师,这让我感到非常幸福。”刘镨方说。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颗能发芽的种子”
深圳市罗湖区星园学校建校于年,学校以“星见其美园融共生”为办学宗旨,确立了“用爱点亮每一个生命”的办学理念,努力让每一个特殊儿童在德智体美劳实现最大限度的发展,闪耀生命的盈润之光。星园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何宋祥介绍,学校超过半数学生患有不同程度的孤独症,根据学生的特点,学校大力开展学生喜欢的各种活动,尤其重视艺术教育与绘本阅读,力图通过丰富有趣的活动打开孩子们的心扉。
学生绘画作品
据了解,除了注重培养学生的视觉、观察、绘画与手工制作能力,鼓励学生培养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星园学校还积极构建八大主题文化月课程,整合家庭、学校和社会资源,形成教育合力,力求使每个孩子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让每个生命闪耀自己的光芒。学校通过一日活动课程、主题文化月课程等多元活动课程,促使学生将体验内化为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沟通与交往,自信成长,塑造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
星园学校教室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画展呈现出自闭症儿童的艺术才华与内心世界,为孩子们树立更多信心,也希望更多人能够